•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亞洲各國升息提振銀行業獲利 這兩地例外

本文共824字

經濟日報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聯準會今年來連續升息,亞洲區央行基本上跟進,但中國大陸和日本例外,連帶影響了這兩個國家的銀行業,沒法像其他地方一樣享受到放款利率攀高帶來「惠我良多」的更高獲利。

日經報導,麥肯錫諮詢公司初級合夥人Attila Kincses表示:「亞洲區在國家和銀行業層面的存在差異表現。中國大陸可能因市場不景氣而受創。日本也許緩慢成長,但利率可能更久地維持較低水準,限制銀行獲利能力。」

中日兩國銀行業與全球趨勢背道而馳。根據本月發布的麥肯錫全球銀行業年度回顧報告,全球銀行的獲利能力今年攀抵14年來最高,升息拉抬衡量放款人獲利能力的關鍵指標—淨利差(NIM),推升營收達到6.5兆美元。

麥肯錫說,短期內通膨可能增加,明年物價仍高,但因升息能獲得控制。這對放款業者來說是好消息,升息可提振消費金融等領域的獲利。

儘管大部分亞洲央行追隨聯準會升息,但大陸的人民銀行近月三度調降基準利率,反映對經濟減速和陷入困境房地產業的擔憂。

降息減輕開發商和購屋者的債務負擔,降低銀行不良貸款帶來的風險,但也擠壓了淨利差。根據大陸金融監管機構,大陸銀行業前九個月的淨利差為1.94%,比一年前下水滑13個基點。

日本銀行業者承壓的原因略有不同。聯準會升息導致美債價格下跌,日本多年來增持海外貸款和債券投資以彌補國內市場的低利率,銀行持有的債券因此出現大量未實現虧損。

3月底到9月底,三菱日聯、三井住友和瑞穗的外國債券未實現虧損增加逾兩倍到近4兆日圓。日本全境98家地區銀行的虧損共達2.3兆日圓,增加逾六倍。

日本銀行最近一直將利率維持在低檔,以避免破壞剛起步的經濟復甦,但日本央行周二意外將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限,由0.25%調高到0.5%,被市場解讀為實質升息。

相較下,新加坡金融業的利潤因升息而大獲提振。星展、華僑和大華等大型銀行設定放款利率時均追隨聯準會,升息使其淨利差擴大,在截至9月的三個月間,規模最大的星展銀行淨利大增35%。南韓和印度的銀行業和星國情況類似,也都因升息受惠。

亞洲各國升息提振銀行業獲利,但維持寬鬆的中國大陸和日本例外。示意圖。歐新社
亞洲各國升息提振銀行業獲利,但維持寬鬆的中國大陸和日本例外。示意圖。歐新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俄羅斯人湧入 馬爾地夫等亞洲觀光景點強勁復甦
下一篇
希臘6/25再次舉行大選 總理力拚國會單獨過半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