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03字
11月外銷訂單陷入「連三黑」,全球接單地區也撐不下去,美國、中國大陸及香港、歐洲及東協全數呈現「四大皆空」的負成長;唯有日本「萬綠叢中一點紅」,訂單金額年增5.0%。
經濟部統計處統計,美國衰退16.7%,結束連續六個月正成長;陸港地區衰退近四成;兩地區跌幅都為13年來以來最大。歐洲地區年減26.3%、東協地區年減17.7%,兩者為疫情以來最大跌幅。
歐美地區以往皆因年末佳節消費旺季迎來一波商機,今年卻雙雙衰退。統計處分析,主要受到全球經濟趨緩、大陸陷入疫情封控後續效應,導致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出現真空。
台灣主要接單地區中,唯有日本以訂單31.0億美元、年增5.0%守住正成長,貨品以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皆達1.1億美元增加較多。統計處解釋,11月正成長主因為晶圓代工、手機及遊戲主機動能,近三個月生產均呈現正成長。
另外,日幣貶值屬於低水位,也營造出口大幅度成長現象,第4季表現較其他經濟體相對穩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