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57字
在西方聯手制裁俄羅斯石油之際,俄國已找到足夠的海運和保險量能滿足自身需求,銷往亞洲的俄油價格似乎輕鬆超越七大工業國(G7)設定的每桶60美元上限。
彭博資訊引述交易商表示,中國大陸有些民營煉油廠正大肆採購俄羅斯混合原油ESPO,這批俄油預計明年1月交貨。根據價格評估公司Argus Media,從俄羅斯遠東地區運來的主要品級石油,出口價為每桶67.11美元;俄國政府向來使用該公司的數據計算出口稅。
推薦
參與交易的交易商表示,這些通稱為「茶壺」的大陸煉油廠,他們遵照賣方的交貨方式取貨,意味物流和保險費常由賣方負擔。俄國油輪之前常用於裝運ESPO,船隻保險常由俄羅斯自己吸收。在西方實施俄油價格上限下,俄國此舉清除了一大障礙。
若買家選擇購買俄油且不遵守價格上限,他們將無法從歐洲供應商取得重要的海運及保險服務。能源情報業者Vortexa油市分析師Emma Li說,賣家正在做這些「必要的跑腿工作」,以確保貨物順利送到買家手上,強調中國大陸煉油廠需要的只是降低總成本,使買進的油比同品級石油更具競爭力。
中國大陸並非頭一次採購其他買家敬而遠之的石油,例如大陸煉油業者不只購買委內瑞拉石油,也常購買伊朗石油,儘管伊朗石油正遭西方制裁。俄國混合原油ESPO的交貨期很短,不到一周就可運至中國大陸,再提煉成柴油等其他有利可圖的燃料。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