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62字
在全球監管當局都加強檢視企業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指標之際,日本近期將發布指引,規範EGS數據與評等供應商,開全球之先河。挪威規模1.3兆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也將更強硬推動企業揭露永續資訊。
彭博資訊報導,日本金融廳在收到業界的回饋意見後,正在敲定規範EGS數據與評等供應商的法規草案。日版金融廳今年7月首度發布準則草案,列出許多自願性的原則,確保數據的品質、及評等過程都符合評等結果。
ESG資產規模預估將在2025年前擴增至53兆美元,市場也愈來愈擔心這些未受規範ESG數據供應商的龐大影響力。國際證券監管組織(IOSCO)去年警告,缺乏標準可能帶來漂綠和資產錯置等風險。
日本的規範草案是根據證券團體的建議,新加坡和英國也正在探索類似準則,歐盟金融市場與服務執委麥克尼斯(Mairead McGuinness)日前說,正在考慮一項提案,要提高市場透明度,並且規範ESG評等業者。
金融廳總合政策課長高田英樹受訪時表示,希望這項法規能改善ESG數據與評估服務的透明度和公允性。他說,日本的做法為重視彈性甚於義務,「我們能保證相關效益到多大程度的議題,可能會在未來浮現,但我們希望先觀察市場上的自願調整,接著再思考是否需要近一步行動」。
晨星公司旗下的Sustainalytics、以及機構股東服務公司都支持日本金融廳的彈性做法,但也對準則的規範範圍表達擔憂,認為應該聚焦於ESG評等、而非數據產品,主張ESG數據產品應該要和「傳統數據產品及其供應商」一般,被平等對待。
此外,管理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的挪威央行投資管理機構(NBIM)8日發布策略計劃表示,將推動強制要求企業揭露永續資訊,包括更積極用投票權表達其投資人觀點,並要求董事會問責。這檔基金將聚焦於氣候、董事會多元性以及主管薪酬,特別是「企業貪婪已達不健全水準」的美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