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IATA:明年航空業疫後首轉獲利 亞洲區仍面臨虧損

本文共791字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測,全球整體航空產業明年將出現新冠疫情爆發後的首度獲利,原因是美國航空需求回升,抵銷中國大陸繼續實施新冠封控措施的影響。然而,亞洲航空業者可能依然虧損,在全球產業復甦之際步調落後。

IATA在6日的最新財務展望中表示,航空業者2023年合計淨利可能達47億美元,雖然這還不到2019年淨利水準的五分之一,但仍是受到疫情干擾以來令人樂見的進展。根據IATA估計,這幾年的疫情干擾已導致航空產業損失逼近1,900億美元。

推薦

IATA表示,各地區的復甦步調不一。北美航空業者有望獲利114億美元,歐洲和中東的航空業者有望止損並勉強小幅獲利;亞洲航空公司明年可能虧損66億美元,就算中國大陸於2023年下半年開始重新開放國際航空也難逃虧損。

經濟衰退的威脅、利率與油價的不確定性,都對航空業構成不利風險。IATA理事長華許(Willie Walsh)警告說,許多航空公司明年將繼續苦陷掙扎,受監管法規、成本上揚與政府政策不一致影響,而且與機場的長期紛爭重燃。

華許表示:「航空公司的獲利能力極為薄弱」,「航空公司管理層依然面臨艱鉅任務,密切觀察經濟的不確定性甚為重要。」他說,明年淨利將相當於每名乘客平均獲利1.11美元,還不及機場一杯咖啡的價格。

IATA預估2020年航空產業虧損69億美元,較6月時預估的虧損97億美元收斂,原因是繁忙的夏季加上有限的載客率,使機票價格大幅提高。

IATA首席經濟分析師歐文湯姆森(Marie Owens-Thomsen)表示,儘管通膨高檔且利率不斷上升,但全球就業人數仍在創紀錄高點,她相信這將持續推升航空業營收。但她認為,一旦失業率開始上升,就會開始影響訂票與機票價格。

她表示,航空業乘客數應該會在2024年回升至2019年的水準。包括長程航班回籠在內的全面性旅客流量回升將花更久的時間,主要是受到跨太平洋與歐亞航空復甦緩慢的影響。

IATA預估,全球航空業明年可望轉虧為盈。美聯社
IATA預估,全球航空業明年可望轉虧為盈。美聯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俄羅斯再次瞄準美元和歐元 提高「不友好」貨幣的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下一篇
英特爾對戰台積 換人操盤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