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57字
美國對中國大陸的立場日趨強硬,並期盼大西洋對岸的盟友也能效法,問題是歐盟承擔不起這麼做的代價。
美國政府一直以來處處針對中國大陸,在總統拜登入主白宮不久後,就把大陸議題作為國際討論的主要內容,近幾個月對大陸的評論和行動更是持續升級,例如商務部長雷蒙多上月30日再度表示,北京對美國企業的威脅日益升高。
歐盟一直以來都明白並承認這一點。CNBC報導,美國官員據了解已告訴歐洲官員,請他們考慮對中國大陸實施出口管制。美國10月對中國大陸祭出管制措施,限制大陸取得美國研發的特定技術。
歐盟雖在不同場合將中國大陸視為策略競爭對手,但卻採取與美國截然不同的方式。Amundi資產管理公司地緣政治主任蘿森柏格說:「歐盟正設法制定自己的對中政策,與美國做出區隔。這項政策旨在降低中歐關係的風險,而非脫鉤。」脫鉤是指兩個超級強權切斷彼此的經濟關係,但這不符合歐盟的利益。
根據歐盟統計局,在2021年,中國大陸是歐洲商品的第三大買家,也是進口歐洲商品的最重要市場。尤其在歐洲經濟疲於應付俄烏戰爭之際,身為歐洲貿易市場的中國大陸,對歐洲的重要性自然大幅提升。
蘿森柏格說:「美國試圖拉攏歐洲加入自己的陣營,跟中國大陸保持距離,但歐洲渴望與大陸維繫經濟關係。俄烏戰爭造成的經濟衝擊,和此衝擊將在明年大幅影響歐洲經濟,都使這個渴望更加強烈。」
智庫機構歐洲國際政經研究中心(ECIPE)主任牧山浩石(Hosuk Lee-Makiyama)接受CNBC專訪時說,中國大陸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導致當地許多需求停擺,而歐洲並沒有這麼多市場可因應此情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