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184字
巴菲特的做法在現代社會或許有點奇怪,不過與J.P.摩根的觀點不謀而合,那就是商業夥伴最重要的是人品。
西元1983年春天,在經過一番調查和分析後,巴菲特走進內布拉斯加家具世界,穿過擺放著可折疊沙發和餐廳用具的大廳,走進一個鋪著地毯的房間,見到了該店的女主人。
這位女性身高不足1.5公尺,身體圓胖,她正站在點綴著藍色斑點的大地毯當中。巴菲特吃了一驚,他停下了腳步。
在巴菲特看來,這個女人雖然身形矮胖,但給人的感覺卻極為高大,極具征服力,巴菲特覺得他寧可「和灰熊搏鬥」,也不願和羅絲.布魯根(Rose Blumkin)—奧馬哈人都稱她B夫人(Mrs. B)—競爭,但這正是他來的原因。
巴菲特小心翼翼地問她是否願意把家具店賣給波克夏.海瑟威公司。
B夫人出乎意料地爽快:「願意。」
「那您願意出什麼價?」巴菲特還是沒有放鬆警惕。
「6,000萬。」B夫人不假思索。
巴菲特聽完B夫人的報價就走開了,但是,不久便帶著一張支票回來了。
最終,巴菲特以5,500萬美元的高價收購了位於奧馬哈市的內布拉斯加家具城80%的股份,其餘20%的股份由這家商店的管理部門持有。此時,這家商店的年銷售額大約是8,800萬美元。
雖然巴菲特只是走進這家商店並收購了它,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在這之前,他就經常問自己:如果有足夠的資金、員工和從業經驗等必要條件,與該公司競爭的難度到底會有多大。
以往,生性「吝嗇」的巴菲特在收購時討價還價,非常強勢,會透過各種合法的商業手段,以較低的價格把心儀的公司搞到手,這多少讓有些被收購方感到反感。不過,在收購B夫人的家具城時,巴菲特也表現出少有的慷慨,因為他欣賞B夫人的商業才能。
巴菲特理想中的商人正是B夫人這種類型的,她好像是從他的年度報告中蹦出來一樣,巴菲特讓她來幫助自己實現理想的價值。B夫人堅決、果敢、有頭腦,很像巴菲特當雜貨商的祖父以及巴菲特崇拜的其他商業英雄們一樣。她的經歷是典型的「美國夢」的寫照。
西元1893年12月3日。B夫人出生於莫斯科附近的一個小村莊,家裡一共有8個小孩。沙皇統治期間,她的母親曾經營過一個小雜貨店,而她父親是一名教師。
後來,她說服了一位邊防士兵,並向他保證她會在買到軍隊需要的皮毛的同時,為他帶回一瓶伏特加酒之後就回來。她以這種方式逃到了美國,後來,她只做了兩件事情:經營她的生意和養活她的家人。
經濟大蕭條來臨以前,她全家的生活一直都很好。他的丈夫在奧馬哈經營著一家當鋪和舊服裝店。為了多賺點錢補貼家用,B夫人想盡了一切辦法。
她去了當地的一些商店,對一些商品價格進行比較,於是,她印製了10,000份宣傳單,教男士們如何只用5美元就可以把自己從頭到腳打扮起來。發完這些宣傳單後,她賺了800美元。1936年,她開始在她的地下室出售家具。
西元1937年,B夫人44歲,她用存下來的500美元在奧馬哈的法納姆大街創立了內布拉斯加家具商城,之所以起這樣一個名字,是希望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
巴菲特曾開玩笑地說:「設想一下,如果有更多的錢,她會做什麼。」從她那時的照片中也可以看到一張堅毅的臉,黑黑的頭髮,挽著髻子,下巴結結實實的。她的經營方式就是她的座右銘:「薄利多銷、誠信不欺」。
大公司認為她的賣價太低,不可能賺到太多的利潤,所以拒絕給她供貨。可B夫人是個精明的生意人,她會坐火車跑到芝加哥或堪薩斯城,那兒有像馬歇爾.菲爾德(Marshall Field)這樣的零售商會以比成本價稍高一點的價格把多餘的貨賣給她。當她實在沒有貨時,就把自己的家具搬出來。
西元1949年,B夫人被她的競爭對手起訴,說她賣東西過於便宜,有惡意競爭的嫌疑,然而,法官不僅做了對她有利的裁決,而且還決定在她的家具城裡購買價值1,400美元的地毯。
第二年,B夫人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供貨商的貸款。有位很欣賞她的銀行家給了她為期3個月的5萬美元貸款。B夫人決定背水一戰,她乾脆租下了一個大廳,3天內進了價值25萬美元的家具,並暗暗下定決心:日後永不借債。就這樣,在57歲時,B夫人終於實現了自己的財富夢想。透過控制成本和為顧客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B夫人所經營的這家家具城生意興隆,在巴菲特收購它之前,它已經是當地最主要的一家家具店。
巴菲特的妻子蘇珊一直與B夫人的一家保持著不錯的關係,巴菲特從她那裡得知這家家具店裝扮了近乎半個奧馬哈城,這讓他對這家家具店產生了強烈興趣。事實上,在他投資《華盛頓郵報》之前就想買下這個家具店,但是當時由於他出價太低,遭到了B夫人的拒絕。
遭到拒絕只會讓巴菲特的興趣變得更加濃厚,此後,他一直關注著這家家具城,欣賞著B夫人在商場上的叱吒風雲。
1970年代初期,他就曾經告訴過作家亞當.史密斯這是一家非常不錯的企業,並如數家珍地向史密斯介紹它的營業面積、銷售量、營業額等數字。
史密斯問他:「那你為什麼不收購它呢?」
巴菲特回答:「這不是一家上市企業。」
史密斯說:「哦。」
巴菲特說:「不過,總有一天,我會收購它的。」
所以,當聽到B夫人想出售這家店的時候,巴菲特就立刻找上了門,於是就出現了本節開始的那一幕。
買下內布拉斯加家具商城的那一天,曾經與巴菲特一起經營彈子球生意的唐納德.丹利也在奧馬哈。在吃完晚飯後,巴菲特帶著他逛了逛這家家居商城,並詳細地講述了B夫人一生的不平凡事蹟。當時的另一位參觀者,好萊塢製片人諾曼.利爾說:「華倫對B夫人的崇拜就像個小孩。他提到B夫人時就像小孩提到自己的祖母一樣。」
因為巴菲特自己無意經營該商場,也不想監督過多,所以他想找一個能力出眾的管理者,好讓商場開業那天就步入正軌。
B夫人正是這樣一位自覺、自律的理想人選,理想得像個虛構人物。巴菲特當時在波克夏的年薪是10萬美金,可他卻付給B夫人30萬美金的年薪。平常他提起B夫人時就像提到個「英雄」。
多年以來,巴菲特經常會帶領他的朋友們去看望B夫人。在公司股東年會上以及年報中,他還誇張地描述隨著她的年紀越來越大,她是如何加快其家具商城發展速度的。他把B夫人描述成一位商界女英雄。
而B夫人所做出來的業績也的確沒有辜負巴菲特對她的欣賞與讚美,在收購這家家具商城一年零三個月之後,B夫人為巴菲特賺到了相當於波克夏.海瑟威紡織廠19年所賺到的利潤。
10年後,也就是1993年,這家家居商城的收入由一億美元上升到了2.09億美元,純獲利達到7,800萬美元。
同年的早些時候,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作演講的時候說:「羅絲.布魯根今年12月就要滿100歲了。
附帶提一句,她現在每週仍然工作7天。
晚上,商店會營業到9點鐘,你9點鐘的時候去那兒還能看到她。她開著她那輛小高爾夫球車在商店裡查看經營情況,如果她看到有銷售人員沒有接待顧客,她就會衝上前去,並用她的小車撞他,然後會表明她的觀點。」
「今年,我們預計這家商店的銷售額會達到2億美元。一位非常傑出的女士,一個非常優秀的家庭。她能夠做到如今這一切,完全是因為她有一個絕妙的頭腦和難以置信的渴望。」
同年,巴菲特在公司年報中寫道:「我很高興B夫人與我們建立了聯繫,她的商業故事將永遠不會停止,無論作為一個合作者,還是一個競爭者,我都是她的故事迷……但是,請相信我,我更喜歡做她的合作者。」
直到接近103歲的時候,B夫人才開始減少工作時間,她解釋怠工的原因:「我沒有生病,我只是變懶了。」
如今,內布拉斯加家具商城已經發展成為北美地區最大的室內家具、家用電器、電子器件的零售店,其年銷售額已經達到了5億美元左右。
本文摘自崧燁文化的《海嘯華爾街,巴菲特傳奇:股市線型看多只會被KO!用最樸實無華的方式逆襲成為世界首富》
作者簡介:
趙劭甫:
微資深投資客,是個務實到不行的人。高三時別人在備考,他卻在玩股票,幸好錢跟課業都沒有玩掉。大學及就業後觸角又伸向了基金、期貨、貴金屬交易,十幾年來修練出一套獨特的投資心法。
趙建:
專職作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