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印度大吉嶺茶葉 錢景蒙塵

提要

最大買家塔塔採購量銳減 本產季以來價格大跌16% 茶農擔心加速茶產業衰頹

本文共888字

經濟日報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

印度大吉嶺茶葉的價格今年來重挫,原因是塔塔集團旗下Tetley等買家對於印度混合茶葉的相關法規心存疑慮,因而大幅減少採購量。茶農警告,在財務危機的衝擊下,可能影響有「紅茶界香檳」美譽的大吉嶺茶葉產量。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印度東北部大吉嶺地區出產的茶葉,由於香氣四溢和風味細緻,被視為高檔茶葉。然而,政府機構印度茶葉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大吉嶺茶葉的價格本產季以來已大跌16%至每公斤372.54印度盧比(4.58美元)。

推薦

大吉嶺茶葉價格下跌的原因並非供需突然改變,而是法規爭端。官員和茶農說,塔塔消費品公司(Tata Consumer Products)向來是大吉嶺茶葉的最大買家,買進約18%的供應量,但今年採購量卻銳減,因去年印度茶葉委員會推出限制混合茶葉的規定,禁止把產自西孟加拉邦的大吉嶺茶葉與一般茶葉混合。

塔塔集團等茶葉買家都會在部分產品中,混合大吉嶺茶葉與較便宜的尼泊爾茶葉,引發部分茶農擔憂衝擊大吉嶺茶葉的聲譽,因而遊說政府實施較嚴格的規定,保護大吉嶺茶葉。

印度茶葉委員會10月修改規定,再度允許業者混合茶葉,但最終產品不得標示以大吉嶺茶葉銷售。官員希望,塔塔集團能恢復大吉嶺茶葉的採購量。

然而茶農擔心,今年來大吉嶺茶葉價格大跌,可能加速當地茶產業的衰頹。大吉嶺茶葉的產量已下滑,因面臨尼泊爾等較便宜產地茶葉的競爭,以及氣候變遷影響收成。

印度茶葉協會官員帕特拉說,大吉嶺茶葉的價格已降至不敷生產成本。茶農說,大吉嶺茶葉產業的問題從數十年前開始醞釀,但目前的危機是從2017年開始;尋求從西孟加拉邦獨立的廓爾喀族當年爆發示威抗議,導致茶園關閉,使茶葉產量腰斬,迫使買家另尋替代品。

鄰國尼泊爾成為最大的贏家,由於當地氣候與印度類似,生產的茶葉品質堪比大吉嶺茶葉,且生產成本較低。在大吉嶺茶葉的產量和需求都下滑之際,許多買家提高對尼泊爾的茶葉採購量。大吉嶺茶葉去年的採收量為1,800噸,比2015年的水準滑落30%。

在大吉嶺經營Selim Hill茶園的亞格瓦說,當地許多茶園陷入困境,「我們已瀕臨破產邊緣」。他說,若未來15個月內無法振衰起敝,可能必須將茶園轉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有夠毒!美CDC派員調查火車脫軌健康危害 出現與居民同症狀
下一篇
馬斯克要讓推特身價暴增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