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48字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日公布,11月食品價格指數月減0.1%,寫下1月來最低水準,也是連續第八個月下滑,為通膨壓力持續減輕的最新跡象。烏克蘭穀物出口協議延長,糧食供應疑慮得以緩解,小麥和玉米價格隨之走跌,加上全球衰退疑慮也抑制糧食需求。
糧價高漲正是全體通膨螺旋升高的主因,造成英國和馬來西亞等國的生活成本危機惡化。投資人和經濟學家正密切觀察通膨見頂的跡象;通膨觸頂意味各國央行得以放慢貨幣緊縮步調。
推薦
俄羅斯今年稍早入侵烏克蘭,推升糧食通膨在3月升抵至歷史新高,當時黑海港口遭封鎖,阻礙了關鍵糧食出口。烏克蘭7月起雖恢復穀物出口,但糧價依然遠高於往年同期的水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這使逾十年來最嚴重的全球糧食衝擊更惡化。
全球糧價續降可能使部分家庭鬆一口氣,但大宗商品的價格變化效應若要擴及零售商品,仍需要一些時間。這項食品價格指數追蹤原物料商品的出口價格,但未計入零售商品的漲幅。
儘管烏克蘭穀物出口協議延長,但要出口該國穀物仍有阻礙;在全球其他地方,能源價格高漲正迫使部分食品公司裁員。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