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98字
鴻海(2317)(2317)鄭州廠區狀況連連,上個月先是大量員工逃出廠區,本月又為防疫隔離和簽約獎金的問題爆發肢體衝突。
路透訪問到一名剛從鄭州廠離職的郝姓員工,他說,村委幹部上個月招攬他去鴻海工作,待遇是平日的兩倍,不需工廠工作經驗。當初開出的條件是,工作不到四個月就可以拿人民幣3萬元(約新台幣12.9萬元),遠高於鴻海鄭州廠員工四個月可拿的1.2萬到1.6萬元。
但他表示,當初沒談到10天的隔離期,且後來又突然通知,要多做一個月才拿得到簽約獎金。
路透指出,這個問題成了這些鴻海新進員工和資方衝突的導火線。報導說,除了遵照當地「清零」政策閉環生產導致勞資關係緊張之外,鴻海一再出狀況,也暴露鄭州廠管理上出現信任不足和溝通不良的問題。
郝姓員工在內的抗爭員工拿了人民幣1萬元離開,他這個月還沒機會上到生產線。
鴻海不願對這名員工的說法置評,僅對路透表示已就此事發過聲明。
鴻海幹部透露,每年此時是最忙祿的時候,但鄭州廠10月爆發疫情,讓他們措手不及而導致「混亂」。
路透另外訪問到一名費姓員工,他說自己很怕染疫,但還得工作兩周才能拿得三個月合約的獎金,掙扎之餘,他從圍牆中的一個洞鑽出廠外,「最後,我決定命才重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