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64字
大陸各地民眾周末起群集街頭和大學校園,對政府和共產黨嚴格的封控政策表達不滿。上海出現大批人潮和警方對峙,北京也傳出抗議活動。路透報導,就連遠在巴黎、倫敦、東京和雪梨等海外城市,也見到響應這場「白紙運動」的人群。
國際金融市場28日大受震撼,從亞洲到歐洲和美國股市28日同步開低走低,美股早盤開低走低,標普500指數跌0.4%,蘋果賣壓沉重,跌逾1%。彭博資訊報導,熟悉內情人士透露,鴻海鄭州廠事件可能導致蘋果iPhone 14 Pro今年產量減少600萬支。實際情況仍有變數,主要是看鄭州廠員工復工的進度;封控措施若持續,減產情況可能更嚴重。
亞股除澳洲和印度等少數股市收漲外,其餘皆下跌,上證指數收跌0.75%,盤中一度跌逾2%;人民幣一度重貶逾1%,尾盤跌幅收斂至0.6%,但在亞洲主要貨幣中表現排倒數第二。日圓兌美元升值約1%,是8月底以來最高。
原油等大宗商品所受影響尤其大,西德州原油原油期貨28日一度重挫3.5%至73.6美元,布蘭特一度跌3.6%,至每桶80.6美元。
連加密貨幣也受池魚之殃,比特幣跌2%,乙太幣跌3%。
「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Mark Mobius)接受彭博資訊專訪時說,陸股短期的表現恐怕不佳,或許會回檔5%到10%。他認為,北京政府為了穩固政權,勢必打壓任何的抗議活動,而且可能採取非常強力的鎮壓手段,但「市場不大可能從當前的水準跌太多,陸股可能看見5%或10%修正」。
Saxo資本市場公司策略師亞密爾 說:「對中國大陸的任何曝險都難不被波及,我們還沒有看到官方的回應。不論怎麼走,在中國有曝險的公司未來獲利存疑,投資人可能藉此出脫持股。」
Teneo控股董事總經理魏爾道說:「市場會視為利空來回應擴大的抗爭和上升的病例,如此也可能引發供應鏈出現又一波干擾並壓抑民生需求。」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