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86字
美國消費者在疫情期間所累積的儲蓄大約還剩下1.7兆美元,估計可以支持9-12個月的消費支出。
疫情期間由於政府對家庭大發現金,加上支出機會減少,使消費者累積了龐大的儲蓄,讓家庭在封禁期間能夠償還債務,購買家電及傢俱等產品,解封之後有能力渡假;同時也讓廠家能夠提高售價,並雇用更多員工來因應強勁的需求。
經濟學者估計,到今年第3季時全美家庭仍擁有1.2-1.8兆美元的「超額儲蓄」。有了這筆緩衝資金,加上就業強勁且工資上升,使消費者最近幾個月仍能繼續花錢,10月零售銷售額也出現8個月來最大增幅。
但儘管如此,已有跡象顯示這筆緩衝儲蓄正在逐漸消耗,而且已經看到盡頭。這可以從消費者每月的借貸及儲蓄金額看出端倪。
2019年疫情爆發之前,美國家庭可支配所得的儲蓄率為8.8%,2020年暴增到16.8%,年儲蓄率創新高。2021年儲蓄率溫和下降到11.8%;2022年進一步下降,且連續7個月都低於4%;9月為3.1%,接近金融海嘯以來最低水準。
這顯示消費者每月的所得之中,消費金額大於儲蓄金額的程度超過正常水準,因為通膨升高迫使消費者增加支出。
消費者之前是動用儲蓄來償還舊卡債,但現在已經出現逆轉的信號。紐約區聯邦準備銀行的數據顯示,第3季信用卡未償還餘額比去年同期增加15%,是20年來最大單季升幅。所有群體積欠卡債30天未還的比率全面升高。此一轉變將持續削減家庭儲蓄。
經濟學者指出,正常情況下家庭儲蓄率下降,往往顯示財務承受壓力,但這回不同,因為家庭還擁有龐大的累積儲蓄。
學者對於消費者究竟還有多少累積超額儲蓄,看法相當分歧。摩根大通估計今年第3季止,金額在1.2-1.8兆美元之間,且預料到明年第3季時將會用盡。
高盛估計,家庭已經動用了25%的超額儲蓄,到明年底時將再花掉約60%。高盛指出,「靠家庭財務健全所推動的經濟成長,可能即將過去;不過家庭財富增值將能支持消費支出,有助於家庭渡過經濟震撼」。
分析家指出,年終消費旺季將是高所得與低所得家庭支出能力的分界線;高所得者仍擁有儲蓄,但低所得家庭的備用資金已經被食品、汽油及居住成本上漲吃掉。
聯準會(Fed)經濟學者10月發表的報告指出,所得前50%的家庭持有超額儲蓄的絕大部分,2022年中估計約有1.35兆美元,另一半家庭則有3,500億美元。
經濟學者指出,今年底將是高所得階層的消費旺季,名牌精品、體驗式旅遊及高檔渡假活動等領域的消費強勁,而低所得家庭的消費將清淡得多。
最近公布的企業財報顯示,美國消費者仍捨得花錢,沃爾瑪、勞氏、家得寶等零售業者的營收都增加。沃爾瑪財務長雷尼表示,支持消費的力道之一是家庭財務仍強;但由於通膨升高,「因此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因此消費者的心態趨於審慎」。
由於目前就業仍強,因此經濟學者並不預料消費者會強力勒緊荷包,直到失業開始上升,工作堪憂時才會改變作風,時間可能是在明年第2季及第3季。。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