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22字
美國財政部10日公布半年一度的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匯率政策評估報告,未把任何國家列為匯率操縱國,再指中國大陸的政策缺乏透明度,但也暗示願意接受合理的匯市干預。報告指出,台灣再度超過三個門檻中的兩個,續列名觀察名單,並將繼續與台灣當局溝通互動。
美國財政部發布的11月「美國主要貿易夥伴的總經與外匯政策」報告,未指定任何貿易伙伴國為匯率操縱國,結果也與6月的報告相同。
美國財政部了解,貿易夥伴國近來的匯市干預有其合理論據,也承認美元飆升主要是美國經濟的發展態勢所致。財長葉倫在聲明中稱:「財政部認識到,在某些情況下,開發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採取一系列因應全球經濟逆風的做法可能是必要的」。
美國財政部一位官員表示,強勢美元主要與美國經濟基本面、以及聯準會(Fed)與其他央行緊縮政策步伐不一致有關,鑒於一些國家當前面臨的情況,在某些時期,干預匯市可能有其合理根據。
報告指出,瑞士在今年6月止的過去四季操作數據,雖符合了貼上匯率遭縱標籤的三個量化準則(干預匯市規模、對美貿易順差、及經常帳順差),但將繼續密切關注瑞士的匯率操作。財政部說,美國已加緊與瑞士就其外匯政策進行談判。
報告也說,除了瑞士,將更寬鬆地監督其他幾個貿易夥伴的外匯政策,觀察名單上的經濟體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台灣。美國財政部說,中國大陸並未公布外匯干預措施,其匯率機制的關鍵內容也廣泛缺乏透明度。
在台灣的部分,報告指出,台灣與6月報告相同,仍符合三個準則中的兩格,因而仍在觀察名單上,財政部將繼續與台灣當局密切互動。報告說,台灣在6月止過去四季的經常帳順差為1,160億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為14.7%,同期對美貿易順差則為490億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則在今年1~9月貶值12.7%,實質有效匯率則為貶值3.7%。
報告說,隨著台灣持續解除新冠防疫限制措施,台灣當局應持續採用能夠支持內需、提高勞工所得占比、提高台灣因應外部震撼韌性的審慎政策組合。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