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87字
知情人士透露,為遵從美國晶片出口管制新規,中國大陸晶片製造商長江存儲要求核心美籍員工離職。此新規正擾亂中國晶片業的發展。
英國《金融時報》24日引述四名知情人士報導,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者將被迫離開長江存儲,但已有好幾個在中國大陸任職的美籍員工離開這家記憶體晶片生產商。
長江存儲一名資深工程師稱,有些美國人在公司生產NAND快閃記憶體芯片方面取得突破發揮關鍵作用,但知情人說,「公司不得不讓他們離職」。
中國、美國和歐洲晶片公司當前正紛紛確保他們遵守華府本月公佈晶片等科技設備輸華的嚴格出口限制。
美國晶片設備供應大廠科林研發股份有限公司(Lam Research)、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和科磊股份有限公司(KLA Corporation)都已暫停對中國半導體制造商的銷售和服務。總部位於荷蘭的艾斯摩爾控股公司(ASML)也已告知旗下美國員工,在評估制裁期間停止為所有中國客戶提供服務。
新規要求任何美國公民或實體必須獲得美國商務部批准,才能向晶圓廠提供協助,顛覆中國晶片業的關鍵人才管道。中國晶片業部分依賴美國工程師和科學家的專業知識推進技術,這當中包含許多赴美求學、受訓後返國的「海歸派」。
兩名知情人士透露,受美國對長江存儲施壓日益加劇,擁有美國國籍、長期擔任長江存儲執行長的楊士寧在美國宣佈制裁前就已卸任。
在主要來自中國政府2200億人民幣的資助下,楊士寧帶領長江存儲成為中國記憶體晶片生產商龍頭。蘋果公司原訂今年夏天在iPhone中採用長江存儲晶片,但礙於政治壓力和美國頒佈的新規,讓長江存儲與蘋果公司的合作前景蒙上陰影。
三名長江存儲員工說,楊士寧在9月下旬卸任執行長後,改任常務副董事長。知情人士說,美國最新一輪限制讓他在公司的處境不明。不過,中國企業紀錄顯示,楊士寧目前仍是長江存儲的一份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