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23字
路透報導,台灣壽險去年獲利大豐收創新高,今年則受超鷹派升息黑天鵝亂入拖累,不僅獲利大幅縮水,也因未實現投資損失大增,釀成淨值危機;料最快將有四家壽險公司在第4季財報採行資產重分類。
壽險業者認為,雖今年聯準會連續升息打擊通膨早在意料中,但沒料到前三季已升息12碼,帶動9月底10年美債殖利率一度衝破4%,造成未實現投資損失擴增,衝擊第3季淨值,才有壽險提議資產重分類。
推薦
金管會官員向路透表示,在IFRS 9公報有提到經營模式改變下,可與會計師討論資產重分類;預計此次有四家壽險有意願進行資產重分類,最快第4季財報可上路。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說:「資產重分類並非寬容措施,而是公報解釋,一切依公報解釋辦理。」
壽險業者指出,會計研究基金會將解釋在符合IFRS 9會計公報下資產重分類,至於如何重分類則由壽險公司依據經營模式及投資決策判斷,預計此次主要為了迅速提升淨值,不致於大動作處分投資部位。
金管會本周一首度公布,至上周五(第3季底最後交易日)有七家壽險公司自結淨值比低於3%警戒線,分別是南山人壽(-0.59%)、保誠人壽(1.5%)、國泰人壽(2.6%)、三商美邦人壽(2.1%)、宏泰人壽(2.2%)、安聯人壽(1.13%)、第一金人壽(2.03%)。金管會官員指出,壽險業若把投資部位歸在OCI(其他綜合損益)帳上較多,對當期淨值影響較大,若放在AC部位較多,對淨值影響較小,因此淨值比偏低的壽險新增投資多放傾向持有至到期的AC部位,但緩不濟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