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69字
美國運動服飾大廠耐吉(Nike)周四公布上季財報,獲利和營收都超過市場預期,但因獲利率欠佳且有存貨過多的問題,股價仍在盤後交易重挫逾10%。
Nike也和其他零售業者一樣,面臨供應鏈的逆風,例如近幾季運費上漲和商品運送時間拉長,且因疫情迫使部分門市關閉,致使大中華地區的銷售下滑,但上季仍表現不俗。
截至8月31日的第1季,淨利是15億美元或每股93美分,相較下,去年同期是19億美元或每股1.16美元。營收來到127億美元,一年前是122億美元。FactSet訪調分析師預估每股盈餘92美分,以及營收122.8億美元。
不過,投資人擔心獲利率和庫存積壓,Nike股價在盤後交易重挫逾10%。
財報發布之前,追蹤NIke的分析師已將注意力集中在美元強勢和中國大陸防疫封鎖的衝擊,以及因供應鏈阻塞造成存放過久的鞋子和服飾等必須以更大折扣出清的影響。華爾街也關注開學季以及來自愛迪達(Adidas)等公司的競爭。
毛利率自46.5%降至44.3%。Nike表示,主要肇因於北美市場,透過直接降價和賣往批發市場來清理多餘庫存。Nike庫存高達9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增44%。光北美地區就比去年增加65%,反映出過去兩季延遲交貨,以及現在為年終購物季提早下單結果提早到貨。
Nike曾在6月說過,第1季會有更多降價促銷活動,因為要把遲到的季節性商品賣出去。然而,就全年前景而言,管理階層當時表示,正計畫調漲商品價格,漲幅是個位數中段。
第三大市場大中華區的銷售下降16%至17億美元,不如去年同期的近20億美元;最大市場北美的銷售則成長13%至55億美元,優於去年同期的49億美元。Nike說,儘管有通膨,但消費者需求,尤其是美國市場,並未減弱,因此預計第2季的收入將有兩位數的成長。
Nike同時表示,將轉變戰略,透過直營門市和網站,直接將商品賣給消費者,試圖減少依賴批發合作夥伴如Foot Locker等衝刺營收。
產業資料庫-Nike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