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67字
亞洲股市本季以來的走勢日漸分歧,在中國大陸、南韓及台灣等東北亞股市跌成一片之際,東南亞股市的表現卻相對強韌,反映在全球經濟趨緩之際,以科技股為主的台韓股市陷入困境,以零售和旅遊概念股為主的東南亞股市,則因陸續重啟經濟而受青睞。
彭博資訊的資料顯示,截至9月23日的本季以來,東南亞主要股市中,除了馬來西亞股市跌1.3%,泰國和新加坡大盤指數皆上漲4%,印尼股市漲3.9%,菲律賓股市漲1.6%。
推薦
同期台股與韓股表現疲弱,台股大盤跌4.7%,南韓KOSPI指數跌1.8%。歐美股市更是積弱不振,美股標普500指數本季以來跌2.4%,歐股跌約3%,東南亞股市因而顯得相對抗跌。
日經新聞指出,東南亞股市約莫在6月後轉強,當時東南亞新冠疫情逐漸降溫,外出限制鬆綁。印尼5月已把出入境條件剔除陰性證明;泰國7月起解除戶外要戴口罩的強制令,菲律賓9月12日也跟進,有利觀光與餐飲業者的業績成長。
南韓約25%出口銷往中國大陸,韓企主要的生產基地也在中國大陸,易受大陸經濟的影響。台灣除了受到大陸經濟的拖累,還有台海緊張的壓力。英國金融時報(FT)依據Sentieo金融研究平台的資料顯示,美國上市公司3月提交給美國證管會(SEC)提交的年度報告中,有116家公司將台海緊張列入營運風險。
不過,現在東南亞的遊客主要來自周邊國家和歐美,中國大陸遊客仍有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