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37字
歐洲的能源危機就是中國大陸的商機。因俄羅斯大幅削減天然氣供應,在這個將到來的冬天,歐洲勢必將面臨嚴峻考驗。除搶購木材以備冬季取暖,歐洲更從大陸大量進口電熱毯。據統計,今年1至7月,大陸電熱毯對歐盟的出口量大幅成長97%。8、9月的數字尚未出爐,但據悉成長率將會更為驚人。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最新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能源短缺背景下,中國家電業對歐洲出口分析」指出,2022年以來,因俄烏戰爭影響持續發酵,歐洲能源危機越演越烈,給很多國家的工業和民生帶來極大的困擾。
報告稱,歐洲對中國家電業出口一直是增長引擎地位。2021年出口額為295.4億美元,增長34.4%,占中國家電業出口總額比重為28.3%。但2022年以來,歐洲市場因俄烏戰爭、高通膨、貨幣貶值、高基期等因素,景氣度明顯回落。
根據大陸海關總署數據,2022年1至7月中國家電業對歐洲出口額為149.3億美元,衰退9.3%,創2009年以來最大降幅,且明顯低於中國家電業的整體出口表現。
與此同時,今年前七個月,大陸電熱毯對歐盟的出口卻出現97%的高增長。報告稱,這說明歐洲消費者明顯在擴大採暖類產品的採購,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做儲備。
從市場分析公司《金十數據》的分析來看,歐洲7月進口的中國電熱毯就比今年前六個月的總和還要高。有報導稱,8、9月大陸出口至歐洲的電熱毯成長率將更為驚人。
上海報業集團旗下財經媒體《財聯社》指出,這是由於小型取暖電器能耗一般較低,其中電熱毯以其超低能耗(10小時耗電量約1度)吸引歐洲消費者關注。
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程宇對《證券日報》表示,能源價格上漲,尤其是天然氣價格上漲,導致歐洲居民不得不尋找更經濟的取暖方式。從能效和健康程度來說,電熱確實是較好的選擇。
但全聯併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指出,自地緣衝突開始,歐洲各國就已對能源危機有了相應的意識和準備,熱泵、電熱毯等無法從根本解決歐洲的能源問題,只是應對當前危機的臨時性措施。此外,也不能忽視大眾媒體的傳播導致消費者出於恐懼心理,提前進行過度消費的傾向。
安光勇認為,隨著歐盟尋找其他能源渠道等計劃的完善,類似電熱毯突然暴增的需求可能不會維持很長時間。因此,他建議大陸廠商應考慮多種不可控因素,對於擴建、擴產等大投入方面應保持慎重態度。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