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49字
亞洲開發銀行(ADB)在最新報告中調降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預估,反映中國大陸成長減緩,台灣對陸出口減少。亞銀同時警告,台灣成長展望的主要風險就是兩岸緊張局勢升溫,要當心大陸把電子產品納入對台進口禁令中,也要提防全球商品漲價、台幣貶值帶來的通膨壓力。
亞銀21日發表「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報告」,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3.4%,較4月的3.8%預估值下修。亞銀說,強勁的內需支撐台灣上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3.4%,民間投資、綠能和5G網路基礎設施項目是支撐投資的主因,此外,政府推出新一輪的新冠疫情紓困措施,也帶動政府支出為GDP貢獻0.3個百分點。然而,台灣上半年出口成長率減緩至6.6%,反映對大陸出口萎縮的影響。
隨著台灣的政府放棄新冠「清零」政策與封鎖措施,民間消費回升;半導體產業與綠能投資擴大,也支撐經濟成長,但工業生產成長減緩抵銷了一些成長動能,因此亞銀下修台灣今年經濟成長預估。不過,展望2023年,亞銀維持預估台灣明年經濟成長3%,因為預期投資會繼續支撐經濟,而且消費回升。
亞銀說,台灣經濟成長展望的主要風險是台海緊張情勢升溫。中國大陸近期限制從台灣進口柑橘與特定水產,雖然這些產品僅占對大陸出口的很小一部分,但若禁令擴大,把電子產品或相關產品納入其中,將非常嚴重干擾供應鏈,可能大幅衝擊成長。
其他風險包括,如果全球商品價格高於預期,物價壓力會進一步升高,以及如果美國貨幣政策緊縮導致台幣嚴重貶值,會導致進口物價更昂貴。
亞銀指出,台灣今年上半年通膨率平均為3.1%,是由全球糧食與石油價格高漲、氣候欠佳影響水果和蔬菜收成等因素帶動,台灣的央行在3月和6月已一共升息37.5個基點(1.5碼)因應。政府也實施與供應面有關的措施,例如對國內油價進行控制、凍漲電價費率,並且調降部分物資的進口關稅。
亞銀說,上述措施加上預期年底前油價逐步回落,今年下半年通膨預期減緩。不過,由於上半年通膨結果高於預料,亞銀對台灣今、明通膨率預估值分別調高至2.8%與2%,高於4月時預估的1.9%與1.6%。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