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韓元重貶、出口不振 南韓經濟正走向另一場危機?

經濟學家示警,南韓經濟可能陷入溫和衰退。路透
經濟學家示警,南韓經濟可能陷入溫和衰退。路透

本文共1054字

經濟日報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

南韓今年來的一連串經濟數據與市場表現,都已惡化到1997~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或2008~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的水準,引發各界憂心,南韓經濟是否正走向另一場危機。

韓國時報報導,南韓7月通膨率攀抵1998年11月以來最高的6.3%,韓元貶至2009年3月來最低水準,6月外匯存底減幅為2008年11月來最大,8月為連續第五個月出現貿易逆差,令人想起2008年4月的貿易收支情景。

推薦

南韓財金官員也感到憂心,一再表示應準備因應來自國內外風險的「複雜危機組合」:成長趨緩、通膨高漲、流動性緊縮、烏克蘭戰爭、美中貿易衝突、能源供應吃緊,以及供應鏈瓶頸。更令人憂心的是,這些風險為同時發生,放大了各界對經濟的不安情緒。

韓國時報訪問的經濟學家大多認為,南韓今年的經濟基本面已比之前兩次危機更有韌性,但也預估在最糟情況下,經濟將陷入衰退。南韓最近的三次經濟衰退,分別發生在1980年的二次石油震撼、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以及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

野村首席亞洲經濟學家Robert Subbaraman認為,當前的南韓經濟已和亞洲金融風暴時大不相同,已更加穩健,有更強的緩衝能力,也還有寬鬆政策的空間,但經濟近期仍可能陷入溫和衰退,因為出口不振、庫存居高不下、以及房市降溫。

韓國渣打銀行經濟研究部門主管Park Chong-hoon說,南韓並未陷入危機,但面臨危機的可能性很高。他認為,南韓可能不會陷入衰退,卻會面對衰退期間的諸多負面效應,例如企業凍結人事或缺乏高品質工作,公眾將認為經濟已陷衰退。

全球經濟研究所主管Jun Kwang-woo說,現在還不是對現況恐慌的時刻,但確實必須提防危機全面爆發。

他說,一些指標「值得密切關注」,因為高度反映南韓無法掌控的外部風險,其中之一就是與中國大陸成長減緩有關的負面貿易收支。Jun Kwang-woo說,中國大陸在之前兩次危機都蓬勃發展,也嘉惠了當時的南韓經濟,但現在南韓經濟失去了這個加分因素。

韓國渣打銀行的Park Chong-hoon也有類似看法,他提到8月南韓對中國大陸是連續第四個月出現貿易逆差,為30年以來首見,對南韓經濟並非好預兆。他也提到,對就業現況的評估,不能被勞動數據等落後指標誤導,因為經濟對這些數據的影響要到約三到六個月後才會顯現。

南韓8月失業率降至歷史新低的2.1%,新增就業數也增至22年新高的80.7萬個,Park Chong-hoon說,就業市場復甦是源於解除防疫封鎖後帶動的消費者支出、以及服務業的就業成長,但能否維持下去,仍待觀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銀行危機緩解靜待Fed會議結果 歐股再度收高
下一篇
輝達要怎麼加速AI與下一代晶片製造發展?黃仁勳說分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