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94字
機器人產業組織披露,北美企業採購的機器人數量在今年上半年締造新猷,原因是業者苦於勞動市場緊俏和工資飆漲,正設法維持工廠和倉儲的運作。
根據路透報導,根據自動化促進協會(Association of Advancing Automation,A3)編製的數據,企業在第2季訂購了12,305具機器人,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5%,下訂金額達5.85億美元(約新台幣179.4億元);再加上第1季的採購量也相當高,使北美的機器人市場寫下歷來最佳的上半年表現。
A3總裁伯恩斯坦說,企業須完成出貨,所以需要採購新的自動化設備。
以伊頓公司(Eaton Corporation)為例,該公司將在未來一年內為客戶安裝150具機器人,其中半數設置於北美的電子設備工廠。
企業之所以追求自動化,原因是勞動市場吃緊。隨著職缺和待業中勞工的比例來到將近2比1,在事求人的情況下,雇主競相開出更高的薪資。勞工部的數據顯示,今年第2季美國勞工的薪酬較去年同期激增5.1%,寫下2001年有紀錄以來最大的增幅。
然而,若以提高勞工的生產力來說,機器人在這方面的進展仍不太明顯。儘管企業大量添購機器人,但美國第2季生產力卻下滑,年化後的下滑幅度為1948年有紀錄以來最大,原因可能是新冠疫情導致勞動市場劇變,例如許多勞工在疫情最嚴峻時離開職場,目前正緩慢地挑選工作。勞工轉換跑道或職務變動後,生產力常隨之下滑。
此外,近來的就業成長多數出現在生產力較低的服務業,例如休閒娛樂產業和餐飲旅宿業,較無法凸顯機器人對生產力的提振。
伯恩斯坦表示,採購新機器人的企業,也需要時間才能徹底實現機器人的潛力,「必須歷經一段學習曲線」,例如汽車產業朝電動車轉型。
A3的數據顯示,第2季近六成的機器人為汽車產業所採購。
日本工業機器人製造商發那科(FANUC)的美國部門執行長奇科說,銷售給汽車製造商的工業機器人中,目前約半數部署於新建的電動車工廠。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