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66字
財經網站CNBC報導,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表示,隨著各國央行積極收緊貨幣政策抗通膨,一些主要經濟體可能在未來12個月陷入衰退。
同時也是野村亞洲(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研究主管的Rob Subbaraman說:「許多央行已經轉向,基本上現在只有單一任務,就是壓制通膨。貨幣政策的公信力太珍貴,不能丟,所以他們會很激進。這意味前置式升息。許多已開發經濟體實際上正陷入衰退。」
野村撰寫的報告說,除美國外,歐元區、英國、日本、南韓、澳洲和加拿大明年也將陷入衰退。
Subbaraman說,各國央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的時間過長,事到如今,必須加速升息,迎頭趕上以控制住通膨。他說:「有很多經濟體走弱的時候,經濟成長不能依賴出口。這是我們認為衰退風險真實存在而且很可能發生的另一個原因。」
他預測美國的衰退「淺而漫長」,從今年最後一季出現輕微衰退開始,會持續五季之久,因為通膨將具有黏性,居高不下,很難壓低。聯準會7月會升息三碼,下次會議升息兩碼,然後是一碼一碼的升,直到聯邦基金利率明年2月升到3.75%。
至於澳洲、加拿大和南韓在內的幾個中等規模經濟體,因為有債務推動的房市榮景,升息要是引發了房市泡沫破滅和去槓桿化,他們將面臨比預期嚴重的衰退風險。
比較奇特的是中國大陸,那裡正在解封,經濟從衰退中復甦,但北京堅持清零戰略,就有可能再次實施防疫封鎖並陷入另一場衰退。
Subbaraman說,如果各國央行現在不收緊政策、壓制通膨,經濟轉向高通膨環境會給大家帶來更大的痛苦,「對世界經濟和社會來說,先吃苦,把通膨降下來,比起1970年代見識到的通膨失控好」。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