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62字
彭博資訊周三(8日)報導,蘋果將自己處理「先買後付」的借貸作業,更加深入金融服務業。旗下100%擁有的蘋果金融公司(Apple Financing)會負責「蘋果後付」(Apple Pay Later)這項新服務的信用紀錄調查、借貸額度決定等工作,個別營運於母公司之外。
蘋果在周一的年度開發者大會(WWDC)上,發表「蘋果後付」新服務。客戶任何以Apple Pay支付的購買交易,都能跨六周時間分四期付款;可用額度會以個人信用紀錄定出上限。此先買後付服務將先在美國開始,以後再擴展到更多地區。
彭博強調,這是蘋果首次自理金融服務的核心事項,例如貸款、風險管理、評定信用等等。對於一家賣電腦起家的公司,是非常重大的變化。在這之前,蘋果提供的金融服務一直是由第三方的信用處理商或銀行來支援,像是蘋果信用卡Apple Card就是由高盛(Goldman Sachs)負責評估持卡人的信用與借款。
由於蘋果金融公司沒有自己的銀行特許執照,高盛在蘋果這項新服務中仍保有小部分角色,是「蘋果後付」購買交易背後萬事達卡支付體系的驗證銀行。
彭博指出,蘋果一直努力將許多金融服務移進集團內部自理。除了前述的借貸與信用評估,蘋果也在籌備自己的支付處理機制,最終可能取代CoreCard。
放眼全球企業,很少公司能與蘋果的金融資源匹敵。截至上季季底,蘋果手上的現金與可在市場上處分的證券,金額幾近2,000億美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獲利,更是高達950億美元。
金融服務可以幫助維持蘋果手機用戶對iPhone的粘著度,是蘋果想加強對金融服務作業流程掌控的原因。以後要推出什麼新方案,速度可以更快。也有可能為公司貢獻較多營收。
據了解,蘋果將推出的硬體訂閱制,其中涉及的借貸、技術,蘋果也計劃自己來。不過還沒有打算馬上就停掉與現有第三方金融服務夥伴的合作關係。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