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91字
大宗商品基金多年乏人問津之後,最近重獲機構投資人青睞,主要是為通膨進行避險操作。
金融時報引用花旗集團的資料報導,今年截至5月10日,綁定石油、小麥等大宗商品的基金,資金淨流入金額高達387億美元。3月俄烏戰爭打了一整月時,每周資金流入都在高檔。
推薦
DWS基金經理表示,農業類大宗商品吸納到大多數的資金。晨星追蹤的數據也發現,無論是廣泛的基金還是特定分類基金,都呈現資金淨流入。今年農業大宗商品淨流入資金有245億美元,其中逾95%都投入追蹤農產商品的指數型基金。
今年大宗商品價格本來就因為新冠疫情造成的供應鏈混亂而飆高,年初冬季時,石油與天然氣又特別漲一波。3月時做為廣泛商品市場指標的標普GSCI指數,觸及2008年以來最高水準。
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穀物、食用油、肥料,能源又再加入,價格全面跳升。全球通膨燒得更兇,開發中國家的糧食危機加劇。
標普GSCI指數3月到達最近的高峰後,雖見下滑,但今年到目前,增幅仍有37%。這樣的表現,比起MSCI全球股市指標的年減16%,好得太多。Ice Data Services所追蹤的全球高評級債券指標下跌8%,也沒有標普GSCI指數的成績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