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29字
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在20日出訪南韓和日本,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18日行前說明,示警北韓可能在拜登訪問亞洲期間試射長程飛彈或核試爆,美國為各種突發狀況預作準備,並準備好回應任何北韓的挑釁舉動。
白宮發言人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補充,拜登此行將不會訪問兩韓非軍事區(DMZ);拜登擔任副總統時曾訪問DMZ,但這次沒有安排。
蘇利文(Jake Sullivan)說,美國已多次言明,情報顯示北韓可能在近期試射長程飛彈或核試爆,包括拜登訪問亞洲之際或結束訪問之後;美國與日韓盟友密切協調,也和中國大陸高層談及此事。
蘇利文18日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通話,下午出席例行簡報會說明亞洲行;國安會事後轉述僅簡短稱,討論議題包含區域安全和非核擴散,也談烏克蘭戰爭和「美中關係的特定議題」。
蘇利文在談到北韓的飛彈威脅時,提到這是美中高層通話的內容之一。
蘇利文表示,美國準備好為短期和長期的軍事部署進行必要調整,以確保能為區域盟友提供足夠的防衛和嚇阻力量,以及準備好回應任何北韓的挑釁舉動。
根據蘇利文的簡報,拜登20日自華府出發,21日抵達南韓首爾,會晤新任南韓總統尹錫悅,與甫宣布數十億美元對美投資案的南韓企業界互動;拜登也會與南韓官員討論北韓核試及飛彈計畫帶來的挑戰。
接著轉往日本東京,拜登將會晤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兩人會與印太夥伴領導人共同宣布白宮半年前就開始籌辦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IPEF包含制訂數位經濟規範、確保安全有彈性的供應鏈、管理能源轉型,以及投資環保且現代的高標準基礎設施。
此外,拜登將在24日於東京參加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領導人峰會。
拜登此行除了討論印太議題,俄烏戰爭料成焦點。
蘇利文說,拜登此行所要傳遞的是全球民主國家和開放社會團結一致所能展現的全球願景,這將有助制訂規範與區域安全架構,以強化同盟。
蘇利文說,這樣的訊息是強力的,全世界都能聽到,包括北京;但這不是負面訊息,也非針對任何國家。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