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32字
金融時報今(15)日報導,雖然中國大陸的貨櫃箱製造商已經趕工做出破紀錄數量的貨櫃,海運界高階主管仍警告,對於緩解全球供應鏈緊繃的助益不大。
全球最大的幾家貨櫃箱製造商,諸如中集集團、東方國際、新華昌讓員工加班增加產量,但還是沒辦法滿足客戶的需求,遠洋海運缺櫃的問題持續。
世界最大的貨櫃租賃公司Triton國際公司執行長Brian Sondey說,現今的最大問題不是在全球海運系統內流通的貨櫃數量多寡,而是可以多快把卡在錯誤地方的貨櫃移出來做正確利用。
顧問公司Drewry分析師John Fossey也說,全球現在流通的貨櫃數量「足夠」承擔貿易量,「現在是物流管理問題多過供應問題」。
主要貨櫃輪公司赫伯羅德(Hapag-Lloyd)估計,貨櫃箱的數量現在已比海運壅塞危機發生前多了20%,赫伯羅德貨櫃船隊經理Niklas Ohling無可奈何,表示還是不能幫忙貨輪早點到達目的地。
根據Drewry的資料,中集集團、東方國際、新華昌這三大中國大陸造櫃公司,大約製造全球80%的貨櫃。今年全體造櫃業者將會生產有史以來最大量的20呎貨櫃,總數為520萬個,比去年增加三分之二。
總部在深圳的中集集團是全球最大貨櫃製造商,上個月製造與銷售貨櫃數量都創新高,上半年乾櫃賣了115萬只,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公司獲利因而由2.39億人民幣衝上44億人民幣(6.8億美元)。
訂單量大之外,售價也大幅提高,今年6月底一只20呎貨櫃的價格跟2019年年底相比,漲了超過一倍,達3,645美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