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英將打破核彈頭上限 逆勢增長40%
英國「衛報」與「太陽報」今天披露,英國首相強生預計明天宣布核彈頭數量上限提高逾40%。此舉無異終結蘇聯解體30年以來逐步推動的核武裁減運動。
衛報(The Guardian)與太陽報(The Sun)的網站版報導,相關內容是來自他們所取得的國防與外交政策綜合評論(Integrated Review)副本。
這份攸關英國脫歐後的國安戰略方針的100頁評論報告訂於16日發布。報告制定始於2019年大選後,用意是幫英國首相定義「全球化英國」(Global Britain)願景,並形塑脫歐後直至2030年的未來策略方向。
據「衛報」所見副本,未來5年英國核彈頭數量上限將從180枚增至260枚,為100億英鎊的爭議性再武裝計畫鋪路,以因應俄羅斯與中國的有感威脅。英國近年和莫斯科與北京在諸多議題上有齟齬,從外諜、網路攻擊乃至人權問題等不一而足。
報告另警告,恐怖團體成功發動核生化攻擊,在2030年之前「有成真可能」。
據稱報告清楚將蒲亭(Vladimir Putin)掌政下的俄羅斯定位為「主動威脅」,至於中國則以較隱晦的「根本性的挑戰」相稱,但對中國的定位恐不被保守黨後座議員及鷹派官員所接受。
攸關英國核武的「三叉戟核計畫」(Tridentnuclear programme)在英國國內是棘手政治議題,鑒於冷戰結束後全球的裁軍趨勢,不斷有輿論要求捨棄。
英國裁減核武運動(Campaign for NuclearDisarmament, CND)警告,英國正甘冒風險展開新的核武競賽。CND秘書長哈德遜(Kate Hudson)說:「在政府捉襟見肘之際,我們不需要華而不實、所費不貲地添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衛報指出,英國核彈頭數遠低於俄羅斯的4300枚、美國的3800枚甚至中國的320枚。英國所擁有的每枚彈頭估計約在10萬噸爆炸當量。二戰結束前美軍在廣島投下的原子彈約為1.5萬噸爆炸當量。
相關新聞
- 睽違半世紀再提台灣!美日聯合聲明 強調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2021-04-17
- 美日峰會/拜登記者會中未提台灣 菅義偉:有談到但細節不能說2021-04-17
- 美日峰會 關切大陸影響力、強調台海穩定重要性2021-04-17
- 預期需求回升 油價呈3月初以來最大週線漲幅2021-04-17
- 美國經濟看好 道瓊和標普指數連創新高2021-04-17
- 彭博示警 台、韓恐得「荷蘭病」2021-04-17
- 賓士推純電旗艦車 槓特斯拉2021-04-17
- 美匯率報告 用六頁解析台灣經濟與貿易局勢2021-04-16
- 鋁材需求旺 美鋁上季獲利攀三年高點2021-04-17
- 大摩Q1淨賺39億美元 業績輸高盛、小摩2021-04-17
- 輝瑞:新冠疫苗恐每年施打2021-04-17
- 拜登基建案 擬分拆拚過關2021-04-17
- 日擴大封鎖 東奧添變數2021-04-17
- 菅義偉拜登相談甚歡 連午餐漢堡都沒時間吃2021-04-17
- 福島核廢水影響台灣 侯友宜:政府要勇於表態立場2021-04-17
- 智利大型實測北京科興疫苗 保護力近7成2021-04-17
- 繼1969年後 日美領袖會談聯合聲明再度明記台灣2021-04-17
- 菅義偉華府智庫演講:主權及民主對中不讓步2021-04-17
- 古巴領袖勞爾允交棒 卡斯楚兄弟掌權時代告終2021-04-17
- SpaceX獲NASA 29億美元火箭大單!最快2024年登月2021-04-17
- 美日聯合聲明 關切中國脅迫行為不符國際秩序2021-04-17
- 香港民主派人士遭判刑 歐盟:影響歐中關係2021-04-17
- 美日峰會重視台海穩定 日媒:日本角色變得更大2021-04-17
- 美日峰會聯合聲明 鼓勵和平解決兩岸議題2021-04-17
- 美9萬人打了沒事 英建議孕婦接種輝瑞或莫德納疫苗2021-04-17
- 菅義偉美日峰會展決心 要辦安全東京奧運2021-04-17
- 放寬對台交往 美亞太副助卿:跨出一大步2021-04-17
- 新冠肺炎全球最新情報 4/172021-04-17
- 巴西孕婦兒童要防流感 竟被錯打COVID-19疫苗2021-04-17
- 丹麥攝影師尼森作品「第一個擁抱」 奪得年度世界新聞攝影獎2021-04-17
- 美日峰會 反對武力改變現狀重申台海穩定重要性2021-04-17
- 美日峰會 再次確認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2021-04-17
- 白宮提議拜登和蒲亭開高峰會 俄羅斯:正面視之2021-04-17
- 以牙還牙回報華府制裁 俄羅斯禁美政府高官入境2021-04-17
- 路透也要收費了!網站將推出付費牆 訂閱月費約35美元2021-04-17
- 美日峰會前 白宮再批中國意圖削弱台灣民主2021-04-17
- 美外匯政策文件 六頁說明與解析台灣2021-04-17
- 報復華府制裁 俄羅斯將驅逐美外交官和制裁官員2021-04-17
- 看好全球經濟復甦 歐股收紅2021-04-17
- 萊雅業績增10% 復甦帶勁2021-04-17
熱門文章
- 彭博示警 台、韓恐得「荷蘭病」2021-04-17
- 彭博:美財政部未點名台灣或任何貿易夥伴國操縱匯率2021-04-16
- 研究:晶片出口使台灣、南韓顯現「荷蘭病」癥狀2021-04-16
- 美國未點名任一國操縱匯率 顯示拜登做法改變2021-04-16
- 美匯率報告 用六頁解析台灣經濟與貿易局勢2021-04-16
- FT:台積電頓感壓力 須在美中科技戰中選邊站2021-04-16
- 輝瑞:新冠疫苗恐每年施打2021-04-17
- 陸Q1經濟勁揚激勵市場信心 美股早盤再創新高2021-04-16
- IMF官員警告:美中科技脫鉤 對全球GDP的打擊甚於貿易戰2021-04-16
- 日擴大封鎖 東奧添變數2021-04-17
- 賓士推純電旗艦車 槓特斯拉2021-04-17
- 日經:LG能源今將宣布和GM合建第二座電動車電池廠2021-04-16
- 規模銀行業歷來最大 摩根大通發債130億美元2021-04-16
- 小摩:陸股有不祥之兆 看這個數據就知道2021-04-16
- 拜登基建案 擬分拆拚過關2021-04-17
- 道瓊登34,000點 全球股漲2021-04-17
- 美國3月新屋開工激增19.4% 高於預期2021-04-16
- 晶片短缺衝擊不斷 日產汽車5月將大幅削減日本國內產量2021-04-16
- 鋁材需求旺 美鋁上季獲利攀三年高點2021-04-17
- 紐西蘭拚2025年實現無菸國度2021-04-17
- 美國通膨回到疫情前水準,是趨勢還是短期現象?!2021-04-16
- 土耳其本月底開始 禁用加密貨幣付款2021-04-17
- 克魯曼駁全民基本收入主張:楊安澤沒做算術2021-04-16
- 大摩Q1淨賺39億美元 業績輸高盛、小摩2021-04-17
- 路透也要收費了!網站將推出付費牆 訂閱月費約35美元2021-04-17
- 美外匯政策文件 六頁說明與解析台灣2021-04-17
- 萊雅業績增10% 復甦帶勁2021-04-17
- 英國脫歐效應衝擊金融業 1.4兆美元資產遷至歐盟2021-04-17
- 星展銀對抗氣候變遷 逐步停止融資燃煤業者2021-04-17
- 阿根廷足球巨星梅西釘鞋競拍 價格上看9.6萬美元2021-04-17
- 歐盟新車掛牌數3月增63% 登近兩年來高峰2021-04-17
- 美六大銀CEO將出席國會聽證會 疫情期間角色料成質詢重點2021-04-17
- 南韓啟動內閣改組 金富謙將接任總理2021-04-17
- 貝萊德Q1獲利躍增49% 管理資產總值締新猷2021-04-17
- 亞馬遜將拍魔戒影集 紐國政府加碼補助2021-04-1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