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蘋果現在打造iCar 要如何才能超越特斯拉?
最早的市售隨身數位音樂播放機不是蘋果公司製的,但iPod一問世就接收了這個市場;高階手機市場原本是諾基亞的天下,但iPhone一推出就顛覆市場,引領全球邁入智慧手機時代。那麼,iCar未來若是上路,也會超車特斯拉(Tesla)嗎?
近年來有關蘋果研發電動車的傳言始終沒停過,去年12月路透報導傳出,蘋果希望2024年前推出自駕電動車,所謂「iCar」更成為市場津津樂道的話題。畢竟電動車實在太酷,而擅長電腦軟、硬體的蘋果把iPhone放大,再加四個輪子組裝成一台時髦酷炫的車,似乎是十分合理的推論。蘋果拒絕評論。
那麼,蘋果該不該打造一輛電動車呢?美巴隆周刊(Barron's)報導,Evercore ISI分析師Amit Daryanani認為,簡單說,答案是肯定的。
蘋果至少從2014年起就傳出投入研發電動車的「泰坦計畫」(Project Titan),至今卻尚未正式發動,可能是因當時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都尚未準備好駛入大眾市場。
現在不一樣了。特斯拉已向投資大眾證明,電動車技術不再只是狂燒錢的玩意,真的有利可圖。
同時,自駕車技術也加速發展,通用汽車(GM)的Cruise自駕技術剛獲微軟和其他投資人注資20億美元,賦予該部門約300億美元的身價。Cruise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特斯拉等公司都有信心在兩年後打造出「第四級自駕車」,這將使自駕計程車(robotaxi)服務成真。
但生產汽車的利潤比智慧手機差,即使汽車市場規模比智慧手機大得多,蘋果有必要分神跨足一個利潤遠比手機微薄的新市場嗎?蘋果現在的市值就已經比傳統汽車製造商統統加起來還高,就算把汽車零件供應商也加入計算亦然。一些投資人認為,蘋果應該三思。
Daryanani則認為,獲利不成問題。這位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移動性利潤加總起來,長期而言不會稀釋盈餘。」他相信蘋果未來銷售軟體服務提高利潤的能力,遠勝過傳統汽車製造商。
他預估,「長期」而言(他未界定「長期」有多長),蘋果「iCar」計畫可能產生360億美元營收,每股盈餘上看30美分。若蘋果iCar營收達360億美元,事業規模將大於現在的特斯拉。
Daryanani給蘋果「買進」評等,目標股價為160美元。他形容蘋果進軍車市,會把車子變成像裝上輪子的軟體產品,一如iPhone把手機變成搭載應用程式(App)和行動運算的平台。
要實現這個願景,Daryanani認為蘋果會像生產iPhone一般,找某個代工製造廠合作打造蘋果硬體設計。這或許是蘋果可能碰上的第一個問題。因為目前支援汽車生產的代工製造業規模遠比手機代工業小,這意味代工廠可能是現有製造商,例如通用汽車。
這對通用汽車股票投資人來說,或許是一大好消息。然而,蘋果挑選合作夥伴的決定,對傳統汽車工業會不會形成某種「贏者全拿」的情況呢?
據巴隆周刊分析,蘋果若加入車市戰局,傳統汽車工業未必面臨「不是榮景就是死期」的處境;這可能宣告「車子即軟體加持的產品」時代來臨,為汽車工業帶來一股成長新活力。
iCar上路最快也是多年以後的事了,但投資人密切關注是對的。蘋果是一家巨大的公司,蘋果進軍車市也將是巨大的消息,未來欽點誰當合作夥伴,可望驅動傳統汽車股行情水漲船高。至於推測iCar計畫是成是敗,現在還言之過早。
相關新聞
- 瑞軒科技轉投資、鴻海群創入股的Vizio 申請紐交所上市2021-03-02
- WSJ:美國油氣業者擬支持碳排放定價 以配合巴黎協議2021-03-02
- 美國會委員會:因依賴台灣代工 美將失去半導體優勢2021-03-02
- 車用晶片夯!英飛凌踢下諾基亞 躍歐洲Stoxx 50成分股2021-03-02
- 蘋果美國門市睽違一年首度全開 傳iPhone 14 Pro瀏海改針孔設計2021-03-02
- 美債拋售紓解!道瓊漲逾600點 科技股和小型股火力全開2021-03-02
- 美債殖利率憂慮緩解 道瓊大漲603點2021-03-02
- 拜登組科技聯盟 抗衡大陸2021-03-02
- 美議員提決議案籲廢除一中政策 美台正式建交2021-03-02
- 美豬牛出口台灣貿易障礙 USTR報告持續關切2021-03-02
- 歐洲製造業PMI 加速擴張2021-03-02
- 克拉拉與太陽 石黑一雄新作有科幻味2021-03-02
- 北京收緊管控下 阿里巴巴投資新創企業的金額腰斬2021-03-02
- 英方稱香港國安法壓制政治異見 陸駐英使館駁斥2021-03-02
- 沉睡逾一世紀!估價上億的梵谷畫作 將現身巴黎拍賣2021-03-02
- 巴拿馬小姐選美 2021年起歡迎跨性別佳麗參賽2021-03-02
- 防中國主宰半導體業 美AI國安委員會籲出口設限2021-03-02
- 羥氯奎寧抗疫功效 世衛專家小組:沒有實質幫助2021-03-02
- Netflix 橫掃金球電視獎 電影類成績還是不理想2021-03-02
- 南韓擬發債88億美元支應追加預算 少於預期、殖利率跌2021-03-02
- 到年底都難滅疫情 WHO盼各國4月上旬前接種疫苗2021-03-02
- 研究:疫情中 女性育兒負擔較重、工作較易流失2021-03-02
- 影/英國驚現二戰未爆彈!引爆畫面曝「黑煙直衝天際」2021-03-02
- 花旗、高盛難拒比特幣魅力 避險大咖洛伯也深入研究2021-03-02
- 疫情消退仍無所不在 Zoom財測佳 、股價盤後大漲10%2021-03-02
- 芬蘭第一大報 報導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政策2021-03-02
- 戴琪誓抗中國不公貿易作為 矛頭也對準審查制度2021-03-02
- 專家:無有效防疫行動 巴西將出現戰爭場景2021-03-02
- 美:全面因應中國不公平貿易 關切新疆強迫勞動2021-03-02
- 多元布局美國與新興市場股債 迎接疫後復甦行情2021-03-02
- 3月2日 新冠肺炎全球最新情報一次看2021-03-02
- 哈紹吉未婚妻:沙烏地王儲應立即受懲2021-03-02
- 國際油價下跌 錫價創近十年最大跌幅、金價五連跌2021-03-02
- 歐洲車用電池急起直追 德可望成為製造中心2021-03-02
- 美股甩陰霾 標普500創近9個月最佳表現2021-03-02
- 土耳其分省恢復正常 低中度風險區取消週末宵禁2021-03-02
- 看好景氣復甦推動美元漲到三周最高 澳幣也回升2021-03-02
- 鴻海入股的北美電視品牌Vizio申請上市 將籌資1億美元2021-03-02
- 台積電ADR隨費半上漲2.5% 較台北股票溢價高達18.8%2021-03-02
- 香港泛民47人受審 美國務院籲立即撤回告訴2021-03-02
熱門文章
- 美國會委員會:因依賴台灣代工 美將失去半導體優勢2021-03-02
- 蘋果美國門市睽違一年首度全開 傳iPhone 14 Pro瀏海改針孔設計2021-03-02
- 美債殖利率回跌緩解投資人擔憂 道瓊早盤大漲逾400點 2021-03-01
- 歐洲已成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 但可能好景不常2021-03-01
- Wedbush:iPhone 12超級周期將帶動iPhone 132021-03-01
- WSJ:美國正拉攏盟友共組技術聯盟 對抗中國科技發展2021-03-01
- 美債拋售紓解!道瓊漲逾600點 科技股和小型股火力全開2021-03-02
- 拜登組科技聯盟 抗衡大陸2021-03-02
- 美債殖利率憂慮緩解 道瓊大漲603點2021-03-02
- 鴻海入股的北美電視品牌Vizio申請上市 將籌資1億美元2021-03-02
- 台積電ADR隨費半上漲2.5% 較台北股票溢價高達18.8%2021-03-02
- 國際油價下跌 錫價創近十年最大跌幅、金價五連跌2021-03-02
- 油價強勢反彈 交易商密切注意本周的OPEC+會議2021-03-01
- 疫情下的金球獎 Netflix、迪士尼成大贏家2021-03-01
- WSJ:美國本月將照常實施對抗大陸科技野心的全面規定2021-03-01
- 陸五招反擊 防美國「卡脖子」2021-03-02
- 美國拉攏盟友共組技術聯盟 台灣有望加入2021-03-02
- 歐洲製造業PMI 加速擴張2021-03-02
- 金球獎揭曉 Netflix大贏家2021-03-02
- 歐洲業者預警 車用晶片至少要等到下半年才能滿足需求2021-03-01
- 糧價飆 飢餓問題加劇2021-03-02
- 車用晶片夯!英飛凌踢下諾基亞 躍歐洲Stoxx 50成分股2021-03-02
- 拜登提名的美貿易代表戴琪暗示 現行對中關稅暫不會變2021-03-02
- 經濟成長可抵銷升息風險 策略師建議逢低買進亞股2021-03-01
- 無人機製造商擴大籌資 美Skydio變身獨角獸2021-03-02
- 亞股震盪 專家喊安啦2021-03-02
- WSJ:美國油氣業者擬支持碳排放定價 以配合巴黎協議2021-03-02
- 伊朗拒會談 中東緊張升高2021-03-02
- 緬甸限制民眾提款金額2021-03-02
- 看好景氣復甦推動美元漲到三周最高 澳幣也回升2021-03-02
- 多元布局美國與新興市場股債 迎接疫後復甦行情2021-03-02
- 歐電動車市場 全球最大2021-03-02
- 串流雙雄 策略愈來愈像2021-03-02
- 花旗、高盛難拒比特幣魅力 避險大咖洛伯也深入研究2021-03-02
- 哈斯汀:撲滅世紀病毒 沒有特效藥2021-03-02
- 阿斯特捷利康賣莫德納股票 逾10億美元落袋2021-03-02
- 疫情消退仍無所不在 Zoom財測佳 、股價盤後大漲10%2021-03-02
- 南韓擬發債88億美元支應追加預算 少於預期、殖利率跌2021-03-02
- 軟銀旗下Z控股與LINE合併 要打造本土超級App2021-03-02
- 印度第二階段新冠疫苗接種啟動 總理莫迪施打國產針劑2021-03-0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