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地下餐廳」接客內用 違法營業引警方注意
法國去年11月第2波封城開始後,餐廳依規定只能外帶和外送,不得內用。但有越來越多餐飲業者開始鋌而走險,偷偷接客內用,被稱為「地下餐廳」,這波違法風潮已引起有關單位注意。
衛生部長維宏(Olivier Véran)21日在電視專訪中宣布,餐廳與酒吧在4月6日前都不得開門接客,使不少餐飲業者怨聲載道。
法國餐廳經營不同於小吃或速食,不少餐廳都講求套餐式的精緻飲食(Fine dining),以內用客群為主,導致許多餐廳與酒吧無法營業,即使有政府的部分補助也難以維持。
因此開始有餐廳業者鋌而走險,偷偷開門接待熟客內用。12月初BFM電視台(BFMTV)以大篇幅報導,揭露這些「地下餐廳」(restaurants clandestins)以身試法的心態與危險。
由於餐廳遲遲未能獲准開業接客,有越來越多的餐廳與酒吧業者加入「地下餐廳」行列。「世界報」(LeMonde)、「費加洛報」(Le Figaro)等大報也都以專文報導這些餐廳。
一家秘密接客內用的餐廳業者向BFM電視台表示,一開始他也沒有違法的打算,直到有一天4位熟客推門問說:「我們可以進來嗎?」他以為客人是要入內點餐外帶,沒想到客人接著說:「我們常來,能在這裡坐著吃嗎?」餐廳老闆無法拒絕,只能答應他們,但請他們吃快一點。
老闆表示,地下餐廳就這樣開始了,熟客間透過訊息口耳相傳,來的人也變多了。因為是違法的,所以他特別小心,「有人進來我就會把大門鎖了,進來前也會確定沒人看見。而且不提供整套餐食,只有前菜和主菜或主菜和甜點」。
一位知情者向費加洛報解釋,有的是本來就有在做外帶的餐廳,他們額外偷收內用客人;有些是本來休業的店家,為了熟客內用重新營業。他表示,他們只收認識的熟客,不是為了打平收支,而是為了幫自己和客人打氣。「他們這麼做不是為了錢,只是想重拾一些活動,並和老客戶維繫情感」。
大巴黎法蘭西島(Île-de-France)「旅館餐飲職業產業聯盟」(UMIH)主席德沃(Franck Delvau)不贊同這種作法,也呼籲業者嚴格遵守相關法規。他表示:「最好先暫時休業,等到疫情緩和了,再以最好的條件恢復營業。我們譴責所有偷偷營業的餐廳。」
「旅館餐飲職業產業聯盟」中酒吧餐館負責人澤努達(David Zenouda)分析,現在餐飲業負責人的心態分成3類。絕大多數是完全歇業,依靠政府的補貼等待疫情結束;第2種是租金、人事等成本較高,補貼難以度過難關而可能面臨倒閉;第3種則是非常憤怒,打算跟政府對抗到底的業者。
這些少數的「激進派」無視政府法規繼續營業,甚至準備好成為對抗政府的「烈士」。他指出,目前已經有部分憤怒的業者出現「黃背心化」的跡象,且預計於2月1日走上街頭抗議。
目前法國有關單位已注意到「地下餐廳」現象,並開始突襲檢查,也有警察會在網上搜集相關資訊及客人用餐時的打卡照片。被抓到服務內用客人的餐廳將面臨罰款、在未來解封後勒令歇業,以及失去疫情期間政府的各項補助津貼;客人也會吃上罰單。
巴黎警察署指出,自去年11月以來,巴黎市已開出207張違規開業的罰單,巴黎郊區則有97張。
相關新聞
- 蘋果美國門市首度全開 傳iPhone 14 Pro瀏海改針孔設計2021-03-02
- 美債拋售紓解!道瓊漲逾600點 科技股和小型股火力全開2021-03-02
- 美債殖利率憂慮緩解 道瓊大漲603點2021-03-02
- 拜登組科技聯盟 抗衡大陸2021-03-02
- 美議員提決議案籲廢除一中政策 美台正式建交2021-03-02
- 美豬牛出口台灣貿易障礙 USTR報告持續關切2021-03-02
- 歐洲製造業PMI 加速擴張2021-03-02
- 車用晶片夯!英飛凌踢下諾基亞 躍歐洲Stoxx 50成分股2021-03-02
- 歐洲車用電池急起直追 德可望成為製造中心2021-03-02
- 土耳其分省恢復正常 低中度風險區取消週末宵禁2021-03-02
- 美股甩陰霾 標普500創近9個月最佳表現2021-03-02
- 看好景氣復甦推動美元漲到三周最高 澳幣也回升2021-03-02
- 鴻海入股的北美電視品牌Vizio申請上市 將籌資1億美元2021-03-02
- 台積電ADR隨費半上漲2.5% 較台北股票溢價高達18.8%2021-03-02
- 香港泛民47人受審 美國務院籲立即撤回告訴2021-03-02
- 油國組織可能增加市場供應 國際油價跌2021-03-02
- 美股勁揚 道瓊大漲逾600點2021-03-02
- 全球病例7周來首見增幅擴大 世衛籲防疫勿放鬆2021-03-02
- 美公債殖利率回跌 歐股強力反彈2021-03-02
- 以色列法院裁定 動用情報機構疫調須有節制2021-03-02
- 糧價飆 飢餓問題加劇2021-03-02
- 緬甸限制民眾提款金額2021-03-02
- 亞股震盪 專家喊安啦2021-03-02
- 伊朗拒會談 中東緊張升高2021-03-02
- 無人機製造商擴大籌資 美Skydio變身獨角獸2021-03-02
- 串流雙雄 策略愈來愈像2021-03-02
- 歐電動車市場 全球最大2021-03-02
- 金球獎揭曉 Netflix大贏家2021-03-02
- 法國前總統沙柯吉涉貪遭判刑 東山再起之路恐斷2021-03-02
- 陸五招反擊 防美國「卡脖子」2021-03-02
- 美國拉攏盟友共組技術聯盟 台灣有望加入2021-03-02
- COVAX機制免費提供窮國疫苗 迦納總統接種第一人2021-03-01
- 英國女王99歲夫婿轉院繼續接受治療2021-03-01
- 雅虎日本與LINE合併 成日本最大IT企業2021-03-01
- 利多激勵美股開盤勁揚 道瓊指數漲逾520點2021-03-01
- 美債殖利率回跌緩解投資人擔憂 道瓊早盤大漲逾400點 2021-03-01
- 日本保存疫苗冷凍庫故障 可施打千次劑量作廢2021-03-01
- 花旗:比特幣處轉折點 可能成國際貿易主流貨幣2021-03-01
- 法國前總統沙柯吉涉貪有罪 判3年緩刑2年2021-03-01
- 菲律賓施打中國科興疫苗 醫護籲保有選擇權2021-03-01
熱門文章
- 美債殖利率回跌緩解投資人擔憂 道瓊早盤大漲逾400點 2021-03-01
- 歐洲已成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 但可能好景不常2021-03-01
- Wedbush:iPhone 12超級周期將帶動iPhone 132021-03-01
- WSJ:美國正拉攏盟友共組技術聯盟 對抗中國科技發展2021-03-01
- 油價強勢反彈 交易商密切注意本周的OPEC+會議2021-03-01
- 澳央行出手壓低殖利率 全球債市反彈、美股期指大漲1%2021-03-01
- 疫情下的金球獎 Netflix、迪士尼成大贏家2021-03-01
- 美債殖利率憂慮緩解 道瓊大漲603點2021-03-02
- 拜登組科技聯盟 抗衡大陸2021-03-02
- 蘋果美國門市首度全開 傳iPhone 14 Pro瀏海改針孔設計2021-03-02
- 美債拋售紓解!道瓊漲逾600點 科技股和小型股火力全開2021-03-02
- WSJ:美國本月將照常實施對抗大陸科技野心的全面規定2021-03-01
- 歐洲業者預警 車用晶片至少要等到下半年才能滿足需求2021-03-01
- 南韓2月出口連續4個月成長 受全球晶片需求帶動2021-03-01
- 台積電ADR隨費半上漲2.5% 較台北股票溢價高達18.8%2021-03-02
- 鴻海入股的北美電視品牌Vizio申請上市 將籌資1億美元2021-03-02
- 歐洲製造業PMI 加速擴張2021-03-02
- 經濟成長可抵銷升息風險 策略師建議逢低買進亞股2021-03-01
- 糧價飆 飢餓問題加劇2021-03-02
- 金球獎揭曉 Netflix大贏家2021-03-02
- 美國拉攏盟友共組技術聯盟 台灣有望加入2021-03-02
- 伊朗拒會談 中東緊張升高2021-03-02
- 緬甸限制民眾提款金額2021-03-02
- 陸五招反擊 防美國「卡脖子」2021-03-02
- 亞股震盪 專家喊安啦2021-03-02
- 亞洲上月製造業PMI步步向上 農曆年假影響不大2021-03-01
- 無人機製造商擴大籌資 美Skydio變身獨角獸2021-03-02
- 歐電動車市場 全球最大2021-03-02
- 串流雙雄 策略愈來愈像2021-03-02
- 看好景氣復甦推動美元漲到三周最高 澳幣也回升2021-03-02
- 哈斯汀:撲滅世紀病毒 沒有特效藥2021-03-02
- 阿斯特捷利康賣莫德納股票 逾10億美元落袋2021-03-02
- 印度第二階段新冠疫苗接種啟動 總理莫迪施打國產針劑2021-03-02
- 川普放話可能再選總統 承諾不會自組政團2021-03-02
- 澳洲上月房價漲2.1% 寫近18年來最大增幅2021-03-02
- 瑞士央行去年獲利腰斬 盈餘230億美元2021-03-02
- 重男輕女觀念式微 南韓去年新生兒性別比降低2021-03-02
- 軟銀旗下Z控股與LINE合併 要打造本土超級App2021-03-02
- 土耳其上季GDP增5.9% 名列G20成員國第二2021-03-0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