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才能擺脫疫情 美8大專家這樣說
隨著部分國家陸續開始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人們想知道何時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華盛頓郵報」訪問8位專家,得出的答案是在2021年結束前,美國別想回復往日生活。
華郵向專家們提問兩大議題,一是美國何時可達成群體免疫,二是請他們各自預期何時可恢復正常生活。要達成群體免疫,一般需70%的人口對新型冠狀病毒具免疫力,無論是病後痊癒或施打疫苗。美國約需2.3億人接種過疫苗才有望達成群體免疫,但截至昨天,僅400萬人接種過兩劑疫苗的首劑。
● 美達標群體免疫 最樂觀也要今夏過後
艾莫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醫學與全球衛生教授戴黎奧(Carlos del Rio):總統當選人拜登承諾在他就任後,一天要讓百萬人施打疫苗,若能按照這樣的進度,大約在8月底或9月初時,可讓2.6億人至少接種一劑。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創辦人兼所長托波爾(Eric Topol):若一天能有200到300萬人接種,疫苗也能快速讓人體產生抗體的話,樂觀來看我覺得7月底前可做到。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醫學教授巴塔查雅(Jay Bhattacharya)說:科學文獻有關群體免疫的門檻不一,「我不覺得負相關責任者能有信心地給出確切時間點或數字…重點是年長者與高風險群能多快獲得接種」。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醫學與傳染病學教授古德曼(Jesse Goodman):我不確定不久的將來能否讓一定人口對新型冠狀病毒達成免疫,一如我們對麻疹那樣…但我對到今年最後一季,醫療體系應不至於再被疫情壓垮、更少大規模疫情復燃抱持著希望。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C-Chapel Hill)流行病學副教授鮑爾斯(Kimberly Powers):這問題很難回答,一方面是我們仍不確定需要多少人口比例免疫才能算群體免疫,二是取決於大規模接種的速度。
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公衛教授、前巴爾的摩市衛生專員溫麟衍(LeanaWen):當前疫苗分撥進度慢到難以接受,依目前速度恐需好幾年才能做到群體免疫;除非能在1月把速度提高好幾倍,才有機會在2021年達成群體免疫。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流行病學教授利普西奇(Marc Lipsitch):若你問的是美國能否有足夠人接種以達群體免疫,我的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因為我們不知道疫苗保護力,且病毒突變更會拉高達標(群體免疫)門檻。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對策中心」(Centerfor Infectious Disease Research and Policy)主席歐斯特荷姆(Michael Osterholm):須取決於3個因素,也就是何時有足夠疫苗可供每人施打兩劑、願意接種的人數是否足夠,以及疫苗效力多長。
「考量3者,我當然希望今夏尾聲或初秋能達成,但希望不等同現實,我只有信心今夏尾聲或初秋能做到第一項。」
● 2021年結束前別想重回昔日生活
戴黎奧:我希望能在2021年12月底前後接近「正常」,但身為看診醫師,未來好一段時間,我還是會繼續戴著口罩與護目鏡。
托波爾:2022年吧。
巴塔查雅:有鑑去年對我職業與個人生活天翻地覆的改變,我甚至不期待能有回復到疫情前的一天,但我預料美國社會將在2021年4月前開始感受到日子變得比較正常。
古德曼:希望今年底就能開始感受生活像是回到疫情爆發前,但這須保持高度警覺與持續保持一些社交距離雙管齊下才行。
鮑爾斯:我個人期待今夏就能感覺到日常生活變得較正常,但我認為要到2022年才會看到防疫措施徹底解除。
溫麟衍:我不知道。幾週前我還頗為樂觀,但看到疫苗計畫至今仍拖拖拉拉,且公衛體系資源如此不足,我想2021年大部分時間會跟去年差不多。
利普西奇:我覺得要到下半年以後,美國與部分其他國家才會有足夠人接種疫苗,從而才能比照流感對待新型冠狀病毒。
歐斯特荷姆:我不確定能有(回復往日)這一天,我們可能再也回不去疫情前的日子,取而代之的是改以一種新常態生活,即便要做到這樣,某種程度上也需視疫苗能否覆蓋高、中、低收入國家的每個人而定。
相關新聞
- 紐中簽署新版自由貿易協定 紐國木材和紙品將免關稅2021-01-26
- 紐西蘭總理:今年恐不對外開放邊界2021-01-26
- 找到貨櫃好過年!海運缺櫃出現緩解徵兆2021-01-26
- 紐西蘭年中前繼續鎖國 總理:國民接種疫苗前不會開放2021-01-26
- 美國現首例巴西變種病毒案例 病患有巴西旅遊史2021-01-26
- 自駕車傳聞正沸 蘋果宣布硬體工程部主管接「新項目」2021-01-26
- 美計票系統公司Dominion吿朱利安尼誹謗 求償364億元2021-01-26
- 德國純網銀將IPO 騰訊、李嘉誠皆是重要股東2021-01-26
- 印度宣布 永久下架TikTok、百度等59款中國APP2021-01-26
- 新人新氣象!拜登誓言:美國政府車隊將全面換成電動車2021-01-26
- 前聯準會主席葉倫 獲參院通過成美國首位女財長2021-01-26
- 全球新冠確診人數破1億大關!逾214萬人死亡2021-01-26
- 拜登正式簽署「買美國貨」行政命令2021-01-26
- 美股創新高 台積電ADR漲1.1%2021-01-26
- 科技股引領標普和那指同創新高 市場期待大咖財報2021-01-26
- 敦促國會協商 拜登:紓困支票的領取標準可以再談2021-01-26
- SEMI促拜登政府 重新評估對陸管制出口令2021-01-26
- 為證明「地平說」入海軍 男子被打臉後成為一流水手2021-01-26
- 學子自殺率激增 拉斯維加斯擬近期重新開放學校2021-01-26
- 英國將建平台 助全球追蹤COVID變種病毒2021-01-26
- 西雅圖迷你藝廊 疫情下策展引發迴響2021-01-26
- 日經濟產業大臣:以政府立場請託台灣增產半導體2021-01-26
- 日媒:台灣掌握車用晶片議價權 台積電擬漲15%2021-01-26
- 婦女受暴事件頻傳 波多黎各進入緊急狀態2021-01-26
- 葛來儀:拜登政策穩健 能讓中國忍受美國挺台2021-01-26
- 「哈利波特」要出影集版?HBO Max否認卻有玄機2021-01-26
- 身價550億美元墨西哥首富 確診新冠肺炎2021-01-26
- 韓媒爆料:蘋果Apple Watch測血糖功能 Series 7會有2021-01-26
- 韓國2020年經濟衰退1% 金融風暴來首次負成長2021-01-26
- 在佛州成立前總統辦公室 川普:永遠為人民而戰2021-01-26
-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態度轉彎 謝北京出口疫苗原料2021-01-26
- 印軍證實印中部隊北錫金對峙 已據協議解決問題2021-01-26
- 德媒稱疫苗對老人防護力僅8% 阿斯特捷利康否認2021-01-26
- 拜登不僅強調買國貨 還主張採用電動公務車2021-01-26
- 英國央行總裁:現行加密貨幣皆非永續解決方案2021-01-26
- Skytrax公布防疫五星航空公司!由中東這家航空獲得2021-01-26
- 美民主黨內有異見 新冠紓困案費周折2021-01-26
- 納瓦尼踢爆390億宮殿奢華設施 普亭:不是我的2021-01-26
- 升級疫苗普及計畫 拜登:目標每天150萬人接種2021-01-26
- 英國會傳召滙豐執行長 質詢為何凍結許智峯帳戶2021-01-26
熱門文章
- 拜登正式簽署「買美國貨」行政命令2021-01-26
- 白宮:拜登政府會「耐心」處理中美關係2021-01-26
- 前聯準會主席葉倫 獲參院通過成美國首位女財長2021-01-26
- 美股創新高 台積電ADR漲1.1%2021-01-26
- SEMI促拜登政府 重新評估對陸管制出口令2021-01-26
- 自駕車傳聞正沸 蘋果宣布硬體工程部主管接「新項目」2021-01-26
- 科技股引領標普和那指同創新高 市場期待大咖財報2021-01-26
- 找到貨櫃好過年!海運缺櫃出現緩解徵兆2021-01-26
- 傳哈佛、耶魯、布朗、密大等名校 用校產基金買加密幣2021-01-26
- 身價550億美元墨西哥首富 確診新冠肺炎2021-01-26
- 拜登:願調整1.9兆美元紓困法案以爭取共和黨支持2021-01-26
- 紐西蘭總理:今年恐不對外開放邊界2021-01-26
- 蝦皮擴大巴西業務規模 開出逾30個職缺2021-01-26
- 韓媒爆料:蘋果Apple Watch測血糖功能 Series 7會有2021-01-26
- 南韓上季經濟季比成長1.1%優預期 去年在OECD表現最佳2021-01-26
- 1月26日今晨G7 國際速覽七要聞2021-01-26
- 日本漫畫鬼滅之刃人氣高 帶動去年書籍雜誌銷售2021-01-26
- SpaceX火箭載運143顆衛星 數量刷新全球紀錄2021-01-26
- 泰國下月啟動新冠疫苗接種 醫護人員優先施打2021-01-26
- 南韓散戶愛買特斯拉 持股總值達103億美元2021-01-26
- 怡安集團統計去年自然災害 保險損失達970億美元2021-01-26
- 飛利浦去年營收增3% 今年可望持續成長2021-01-26
- 墨西哥總統羅培茲確診新冠肺炎 症狀輕微 已接受治療2021-01-26
- 紐中簽署新版自由貿易協定 紐國木材和紙品將免關稅2021-01-2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