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屬
【經濟彭博周報】拜登不應封殺大陸轉型
隨著拜登當選總統成為定局,各界普遍好奇他是否會延續川普時代對中國大陸的強硬路線。中國大陸的勞動市場可能會是關鍵性的影響因素之一。儘管北京當局高談如何促進創新及生產力,以達成所謂的「高品質成長」,但很少提到大陸數億勞動群眾,而他們才是真正落實中國大陸發展雄心的執行者,是「撐起這片天」的人。
十四五計畫拚轉型
中共當局在美國舉行大選之前幾天,宣布了「第十四個五年計畫(十四五規劃)」,目標是以科技進步作為提升經濟的根源,包括5G網路、自動化、智慧工廠等,以及向國內消費及產出轉型。要達成這些目標,國家政策規劃者必須致力於提高生產力。(延伸閱讀:會員專屬/大陸「十四五規劃」對全球的可能衝擊 不容輕忽)
相關新聞
- 【經濟彭博周報】聯準會示警資產泡沫2021-01-24
- 【彭博專欄】ASML是大陸擴張半導體業的重大障礙2021-01-22
- 【彭博專欄】拜登一上台,伊朗石油就會來?想太多了2021-01-20
- 【高燦鳴專欄】台積電擴大資本支出 要加碼碾壓競爭對手2021-01-14
- 【彭博專欄】拜登不要想一口就吃成個胖子2021-01-19
- 【經濟彭博周報】債市如何協助預防傳染病大流行?從「疫苗證券」談起2021-01-18
- 【經濟彭博周報】美國面臨博士過剩問題2021-01-18
- 【彭博專欄】美元貶勢將再回朝2021-01-18
- 【羅比尼專欄】美國已成為全球動盪的新中心2021-01-15
- 【彭博專欄】農產品通膨又回來了2021-01-14
- 【經濟彭博周報】2020行為經濟學最佳影片得主是...2021-01-11
- 【經濟彭博周報】個資利潤應與民共享2021-01-11
- 【伊爾艾朗專欄】緊急防疫行動 拜登刻不容緩的任務2021-01-11
- 【彭博專欄】美國的信譽慘遭轟擊2021-01-10
- 【彭博專欄】民主黨完全執政 科技股多頭走勢面臨四大逆風2021-01-09
- 【迪頓專欄】2021年美國人生死預測 勞工是疫情下的絕望者2021-01-08
- 【經濟彭博周報】改善老美生活三大政策2021-01-06
- 【經濟彭博周報】美國如何因應俄羅斯的網攻?2021-01-06
- 【任淑莉專欄】NYSE的下市鬧劇 讓陸企更有理由回家2021-01-06
- 【伊爾艾朗專欄】各央行造就全球金融市場五大怪象2021-01-05
- 【全球名家瞭望】擁有貨幣思維的財政部長2021-01-04
- 【經濟彭博周報】疫後全球公共債務創歷史新高2020-12-31
- 【羅奇專欄】就算有疫苗 美國經濟也難逃雙底衰退2020-12-29
- 【彭博專欄】全球股市憑什麼這麼熱?2020-12-29
- 【高燦鳴專欄】台灣防疫有成 日常生活正常到不可思議2020-12-26
- 【經濟彭博周報】2021必看串流大戲:Netflix之天下圍攻2020-12-25
- 【經濟彭博周報】各國不需要擔心抗疫支出攪亂財政2020-12-22
- 【經濟彭博周報】疫苗分配讓全球陷入囚犯困境2020-12-20
- 【伊爾艾朗專欄】華爾街與經濟脫鉤 暗藏風險2020-12-20
- 【史賓塞專欄】新冠疫情造成的公共債務困境2020-12-16
- 【彭博專欄】國際油市正在上演非理性榮景2020-12-15
- 【經濟彭博周報】比特幣飆風再起,這次華爾街終於信了嗎?2020-12-13
- 【經濟彭博周報】電動車廠正處於泡沫之中 2020-12-12
- 【經濟彭博周報】G20還能擦亮多邊主義?2020-12-09
- 【經濟彭博周報】年終展望:未來四周決定經濟前景2020-12-09
- 【全球名家瞭望】新冠疫苗不會使美國經濟馬上變好2020-12-09
- 【全球名家瞭望】全球股市為何漲翻天?從一個指標可知道2020-12-05
- 【經濟彭博周報】美國房貸市場成Fed的「紙牌屋」2020-12-02
- 【彭博專欄】拜登政府接手處理美中關係 重返亞洲挑戰更大了2020-12-01
- 【伊爾艾朗專欄】中澳之爭 不在酒2020-12-01
熱門文章
- 3萬元投資台積電 小資族必學2021-01-17
- 國安基金最近四波護盤 買這11檔每次都賺 2021-01-18
- PCB三雄 外資喊加碼2021-01-23
- 存股就挑高獲利股!外資看好這幾檔千金股2021-01-16
- 新聞解析/ Taiwan Can Help!全球汽車業落難 要靠台積電支援2021-01-20
- 台股還有其他好風景 57檔今年來漲贏台積電2021-01-23
- 14檔獲利爆發 資金捧2021-01-17
- 【WSJ】台積電股價太高了?不,其實合理2021-01-18
- 不是外資也非投信 揭開台積電股價漲升的神祕力量2021-01-22
- 台積電衝破600元還能不能買?三個數據告訴你2021-01-15
- 電動車概念股 外資挺2021-01-16
- 鴻海造車大戰略 郭台銘的三個盤算是什麼?2021-01-20
- 接班將近1,000天!台積電劉魏共治 如何讓護國神山大發威?2021-01-18
- 【Bloomberg】企業躲到了越南 卻躲不了關稅2021-01-17
- 【Bloomberg】車用晶片怎會搞到缺貨?2021-01-19
- 【Bloomberg】英特爾不放棄晶片製造 台積電股東更該開心2021-01-22
- 16檔封關牢抱美財報優勢股大戶買 有擋頭2021-01-23
- 稅稅唸學堂/逾70歲貸款買房 這是什麼節稅手法?2021-01-21
- 【WSJ】這八大科技 將改變你的2021年生活2021-01-16
- 一款手遊七天逾120萬人預約 《天堂》為什麼可以紅20年?2021-01-19
- NCC消極不作為 另一場「52台之亂」上演2021-01-18
- 零組件大缺貨 「你姓廖嗎?」成電腦業問候語2021-01-21
- 搶搭5G直通車 興櫃股王穎崴會是下一檔半導體千金股?2021-01-19
- 金牛股駕到!15檔內外資卡位 搶賺紅包2021-01-24
- 【Bloomberg】蘋果的電動車道 將行經中國大陸2021-01-18
- 拜登就職系列一/美國內政如麻 外交迫切的只有台灣問題2021-01-19
- 新聞解析/英特爾法說會隻字未提台積電的背後盤算2021-01-22
- 【Bloomberg】不動關稅!拜登將先尋求中國落實首階段貿協承諾2021-01-18
- 【Barron's】不是減稅!談川普對美國經濟最深遠的影響2021-01-19
- 「沒有晶片,就沒車子」重磅外資報告:車用晶片至少缺貨一整年2021-01-20
- 【Bloomberg】拜登執政初期 擺脫不了川普的這兩道陰影2021-01-21
- 一個人的武林 台積電為台股帶來什麼變化?2021-01-21
- 【台股擂台】周冠軍「多空狙擊手」莊佳螢 看好長聖、世芯2021-01-17
- 外資連賣 台積電的神祕買盤來自何方?2021-01-13
- 【台股擂台】衛冕者「股市豐神榜」許豐祿 相中群創、貿聯2021-01-17
- 【外媒綜合】葉倫不尋求弱勢美元 但這些因素將決定美元走貶但不致崩跌2021-01-21
- 拜登就職系列七/拜登救經濟 要避免歐巴馬時期最大錯誤2021-01-21
- 【WSJ】英特爾CEO要從財務魂換成技術魂 眼前仍荊棘重重2021-01-14
- 【Bloomberg】拜登的綠能大夢 繫於一個關鍵:電池2021-01-20
- 【Bloomberg】製造輸台積電、設計也沒贏 英特爾新執行長怎麼辧?2021-01-1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