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屬
【MIC專欄】城市數位轉型 結合在地特色將是重中之重
日前,台北市舉辦「2020台北後疫情時代智慧城市數位治理論壇」,強調在COVID-19疫情衝擊之下,如何強化數位基礎建設,進行數位轉型是城市發展的關鍵課題。柯文哲市長於會中強調:短期內疫情不會結束,可能成為新常態,相較於過往的經濟發展模式,除了防疫、紓困與振興經濟之外,數位轉型更是重中之重,如何藉由科技創新應用,帶動市民與產業的轉型發展,是城市治理的重點。可見,數位轉型的思潮不僅利於產業發展,也是城市與時俱進的一個關鍵議題。
過去,我們比較常討論的是智慧城市,顧名思義是需要應用更多的數位科技,來協助公部門營運城市,提升公共服務的品質與現代性,例如許多行政申辦作業透過網路或手機提供線上服務。
相關新聞
- 【名家觀點】推動保單活化 迎戰高齡社會2021-03-04
- 【名家觀點】讓金融業飛上科技雲端...2021-03-03
- 【林宏文專欄】解決缺水問題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2021-03-02
- 【名家觀點】比特幣泡沫再起2021-01-14
- 【名家觀點】從國家財政觀點看現代貨幣理論2021-01-13
- 【名家觀點】2021企業的三大風險2021-03-02
- 【丁學文專欄】全球科技板塊的跨界碰撞才要開始2021-03-01
- 【名家觀點】十字路口的眾生相2021-03-01
- 【李春觀點】香港加稅變局的陰謀論2021-03-01
- 【名家觀點】美國汽車業感受到威脅了2021-02-26
- 【名家觀點】新股總括申報值得推動2021-02-25
- 【名家觀點】以智慧科技打造創新矽島2021-02-24
- 【名家觀點】美元強大地位的秘密2021-02-23
- 【MIC專欄】開放原始碼 企業攜手共創新商模2021-02-22
- 【丁學文專欄】德州大停電敲響的全球氣候變化警鐘2021-02-22
- 【李春觀點】華國鋒正名 觀經濟風向2021-02-22
- 【名家觀點】打造台灣生技業台積電2021-02-22
- 【名家觀點】啟動5R計畫 翻轉疫情危機2021-02-19
- 【名家觀點】如何精進公司治理制度?2021-02-18
- 【林宏文專欄】曾是台積電最大敵手 格芯一年後掛牌是趁機蹭熱度?2021-02-17
- 【名家觀點】落實政府組改 促進產業發展2021-02-17
- 【李春觀點】大陸灰犀牛埋伏在三棵樹後面2021-02-09
- 【名家觀點】「永續」的故事2021-02-09
- 【丁學文專欄】科技與金融正碰撞出一個更好的投資世界2021-02-08
- 【名家觀點】地緣政治…半導體CEO的新學分2021-02-08
- 【名家觀點】ETF熱潮vs.公司治理2021-02-05
- 【名家觀點】通膨若有風險 QE必然縮減2021-02-04
- 【名家觀點】押寶美元一路走弱...有理?2021-02-03
- 【林宏文專欄】台積電還能不能買?我在Clubhouse上談台灣半導體產業與投資2021-02-02
- 【名家觀點】金融生態圈...跨界、跨業、跨虛實2021-02-02
- 【丁學文專欄】核武擴散正伴隨著地緣政治再度歸來2021-02-01
- 【李春觀點】黑天鵝從何飛起?2021-02-01
- 【名家觀點】如果你有一座新冰箱...2021-02-01
- 【名家觀點】全球反傾銷浪潮的衝擊2021-01-29
- 【林宏文專欄】部桃感染事件 提醒大家兩個努力方向2021-01-28
- 【名家觀點】透視歐美中經濟新競局2021-01-28
- 【名家觀點】記取教訓…鬆綁退休基金管理機制2021-01-27
- 【名家觀點】2021公司治理如何更上層樓?2021-01-26
- 【丁學文專欄】為危機四伏中接任美國總統的拜登加油2021-01-25
- 【李春觀點】中美之間 主流非戰2021-01-25
熱門文章
- 買不起台積電?來搶旗下最強小金雞2021-02-27
- 股東有感!中鋼超額配發股利的三考量2021-02-26
- 搶賺股息 這七家配5元且殖利率逾5%2021-02-25
- 16檔財報悍將 大戶搶買2021-02-28
- 14檔高殖利率 不怕亂流2021-02-27
- 台積電是在跌什麼?績優生好還要更好的甜蜜負擔2021-02-24
- Mini LED火 友達、群創出貨旺2021-03-01
- 今日最夯股/外資狂回補 群創還有什麼利多?2021-02-25
- 水情告急 水資源概念股乘勢躍起2021-03-01
- 年領5%高配息 小資族必學ETF投資術2021-03-02
- 八局下半的股市怎麼走?楊應超五大對策因應2021-02-26
- 台積電600大關的操作術 法人獻計兩條路2021-03-04
- 今日最夯股/華航爆量拉長紅 為何多單急湧入?2021-02-25
- 新台幣匯率轉折點何時到?匯銀主管大預測2021-02-23
- 沒被大巨蛋案擊垮 趙文嘉接手遠雄七年繳出什麼樣的成績單?2021-02-28
- 九檔法說報喜股出列 聚焦四大產業2021-03-02
- 股市新手進場 最愛買的股票大公開2021-02-23
- PCB鏈三強 外資力挺2021-02-27
- 美高球頭產業報復性復甦 台代工廠四雄爆單2021-02-25
- 【Barron's】比特幣泡沫一爆 將炸跌一堆飆股2021-02-26
- 通膨疑雲 Fed官員說安啦2021-02-27
- 新聞解析/股市反攻擺脫殖利率陰影了嗎?還是要小心泡沫化2021-03-02
- 外資賣超近千億 台股多頭要翻轉嗎?2021-02-26
- 【Reuters】美國公債殖利率攀升 對市場意味什麼?2021-02-23
- 【Bloomberg】最安全的美國公債市場上周閃崩 原來真有流動性之謎2021-03-03
- 記憶體、IC封測族群法人力挺 股價強強滾2021-02-26
- 15檔三低強勢股 買盤火熱2021-02-21
- 【Reuters】晶片荒 台積電擴產也幫不了這些公司2021-03-03
- 【Barron's】Apple Car上市首年估賣十萬輛 科技業分析師是否過度興奮?2021-02-25
- 七年前的關鍵決策 富邦媒成為千億百貨股王2021-02-24
- 【Bloomberg】大陸展現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旺盛企圖心2021-03-04
- 【Bloomberg】高燦鳴:這檔股票泡沫比特斯拉更大2021-03-03
- 簡立峰一句話 讓游直翰孵出台灣第一隻獨角獸Appier2021-03-01
- 【Bloomberg】美債殖利率飆升之後 投資人關心什麼?2021-02-26
- 【外媒綜合】一文看懂上周公債市場震撼的來龍去脈2021-02-28
- 新台幣盤中創23年半新高 解讀央行沒說的祕密2021-02-24
- 16檔「悍牛股」外資狂敲 扮台股萬七主引擎2021-02-20
- 【外媒綜合】Fed應放任長期利率上升 別管退場風暴2021-03-03
- 友訊品牌改造 拚重返榮耀2021-03-02
- 【Bloomberg】習近平要發動一場「科技大革命」2021-03-0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