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屬
【名家觀點】鬆綁金融 擴大台商回流效益
美中貿易戰春風吹又生,業者不堪其擾,逐步自中國大陸外移。台商回流台灣之投資樂觀預估將可達5,000億,不可謂不多,對挹注我經濟成長確有助益。然而,龐大回流除涉及台灣胃納容量問題外,轉單效應仍無法解決我業者長期出口之障礙,甚至可能引發我國未來產能過剩問題。有關單位絕不能以台商回流達標而自滿,必須推出更多大補帖,如:專注於推動外銷之經濟特區、進一步鬆綁境外甚至境內金融等,方能力抗貿易大戰狂瀾。
多年來,台灣因簽署之自由貿易協定甚少,較無外來之開放准入及降低關稅壓力,故一般民眾對我業者對外競爭力之下降幾乎無感,只有業者心知肚明、心急如焚。目前我國雖已有自由貿易港區之運作,但層次仍有待大幅提升。短期內我業者固然可因美中大戰之轉單效應而獲益,但此並非長久之計,一旦美中日後達成協議,我業者仍須面對競逐全球市場之無情淬鍊。
相關新聞
- 【樂為良專欄】大陸整頓上市公司 官方嚴罰、協會輔導2019-12-13
- 【名家觀點】畫出5G時代的夢幻場景2019-12-13
- 【名家觀點】資金結合科技 播下創新種子2019-11-10
- 【名家觀點】返鄉路上...2019-12-12
- 【名家觀點】建構台灣自主自駕車產業聚落2019-11-07
- 【林宏文專欄】張忠謀一席話道出難題 美國將如何對付崛起的台積電?2019-11-06
- 【名家觀點】台灣市場亟需一份審計委員會教戰手冊2019-12-13
- 【名家觀點】美中貿易戰升高全球經濟風險2019-12-11
- 【丁學文專欄】民主制度與經濟發展可以不要相生相害2019-12-10
- 【名家觀點】外銷佣金列報限制快鬆綁2019-12-10
- 【李春專欄】衡水傳奇…教育經濟紅火2019-12-10
- 【名家觀點】大健康產業...生技新藍海2019-12-09
- 【名家觀點】可惜啦!Libra2019-12-06
- 【林宏文專欄】大聯大以時間換空間 文曄要有更具體動作2019-12-05
- 【樂為良專欄】追劇族看烏龍間諜案 為何演場好戲的誠意都沒2019-12-05
- 【名家觀點】投資人必須懂的公開收購規則2019-12-05
- 【名家觀點】合理提高獨董薪酬2019-12-04
- 【丁學文專欄】我們與「下流社會」的距離2019-12-03
- 【名家觀點】生技業要向哪裡借東風?2019-12-03
- 【李春專欄】河北雄安新區的經濟懸念2019-12-02
- 【李春專欄】當外資不再吸引地方官員眼球…2019-12-02
- 【名家觀點】中國矛盾的物價 都是「豬」惹的禍2019-12-02
- 【樂為良專欄】窮國的努力 南蘇丹、孟加拉參展尋商機2019-11-29
- 【名家觀點】OBU鬆綁 配套不能少2019-11-29
- 【名家觀點】氣候經濟新思維2019-11-27
- 【名家觀點】推動以房養老 三難題待解2019-11-27
- 【林宏文專欄】聯發科結合英特爾 最後一塊缺角補齊了2019-11-26
- 【丁學文專欄】香港正讓華人世界的年輕世代深層對立2019-11-26
- 【名家觀點】商業保險補強高齡防護網2019-11-26
- 【名家觀點】企業別輕忽ESG風險2019-11-24
- 【樂為良專欄】超越政治計算的國際投資 大陸租用希臘海港成果豐2019-11-22
- 【林宏文專欄】景氣好不好 看資本支出最清楚2019-11-22
- 【名家觀點】別對房屋稅有不切實際的期待2019-11-22
- 【名家觀點】RCEP牽動全球區域經濟整合2019-11-21
- 【名家觀點】當數位貨幣成了孫悟空2019-11-20
- 【丁學文專欄】傳統媒體在戰雲密布中逃不過背水一戰2019-11-19
- 【名家觀點】成立主權基金 時候到了2019-11-19
- 【李春專欄】中美談判走向 三種聲音2019-11-18
- 【名家觀點】公營行庫金融創新…再加油2019-11-17
- 【名家觀點】外送經濟的機會與隱憂2019-11-1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