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56字
美國總統川普25日表示,已經「確定」4月2日對等關稅會公平實施。金管會認為,川普關稅政策宣布後,雖對台股有影響,但市場很快就恢復穩定,顯示台股有韌性,今年台股雖有波動,「我們認為是在合理、健全範圍內」。
金管會今(27)日將赴財委會就「美國祭出對等關稅及台遭列『骯髒15國』的因應策略」提出專案報告。
金管會認為,一旦美國對台提高關稅,將評估對全球貿易環境、國際供應鏈重組的兩大影響,金管會將適時調整相關應對策略,降低潛在風險。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坦言,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川普關稅政策絕對是一個重大影響因素,若美國針對台灣最大出口產業如資通訊、半導體等課稅,「影響將很大」。
至於對台股的影響,外資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偏向賣超台股,但彭金隆認為,國際資本流動本來就是有來有去,整體外資持股水位沒有很明顯改變。
彭金隆昨(26)日赴財委會做業務會報,立委林德福、賴士葆、林思銘聚焦對川普關稅政策及對骯髒15國的因應策略,金管會今天則由副主委陳彥良赴財委會做進一步說明。
彭金隆說,美國政府政策變動對台灣科技業相關貿易、關稅、投資政策及相關產業鏈,可能產生不同程度波動,對台股短期有影響,但中長期則回歸基本面,取決企業獲利能力及產業競爭力。
就金管會觀察,美關稅政策消息公布前後一周,台股指數、量能都變動不大,顯示台股具有因應風險的韌性,即便外資賣超台股,但整體外資持股水位未有明顯改變。
台股中長期回歸企業獲利、產業競爭力的基本面。以前二月國內上市櫃公司累計營收7.19兆元,創同期新高,年增16.33%來看,顯見我國產業具競爭力及韌性,足以因應外在經濟環境變化及挑戰。
金管會指出,若美國政府推動「美國優先」政策,進一步加強本土製造業保護措施,甚至提高關稅,金管會需綜合評估對全球貿易及國際供應鏈重組的影響,並適時調整相關應對策略,以降低潛在風險。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