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02字
以往大陸地方政府招商模式從土地、稅收優惠再到基金招商,不過近期隨著政策方針變化,手段正在調整。據陸媒不完全統計,自去年12月以來,陸續有上海、深圳、安徽等十餘個省市發布相關併購政策,併購招商或成為地方招商3.0版。
《證券時報》引述江蘇南部某市地方國資平台相關人士稱,今年正尋求併購招商的新思路。在眾多併購招商模式中,直接下場併購上市公司並拿到控股權,自去年起逐步成為地方政府重點考慮的招商策略。
報導稱,併購招商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是鼓勵區域內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比如上海明確提出,支持上市公司收購有助於強鏈補鏈、提升關鍵技術水平的優質未盈利資產;另一條是設立併購基金展開併購活動,比如安徽鼓勵各地政府性股權投資基金圍繞地方主導產業、特色產業鍛長補短參與產業併購重組。
土地、稅收是過去大陸地方政府主要招商方式,但隨土地資源日益減少、稅收優惠政策效果逐漸減弱,被稱為1.0版的招商模式面臨諸多局限;而資本招商尤其是基金招商興起,被視為招商2.0版,各地紛紛設立地方引導基金以撬動社會資本,同時設置返投比例,期望藉此招引企業、優化當地產業結構。但該形式帶來產業同質化,比如各地一窩蜂地發展半導體、人形機器人和低空經濟等產業,有導致產能嚴重過剩風險。
今年以來,已有至少五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實際控制人擬變更為地方國資系統的公告,比如孚能科技、通用股份和華揚聯眾等。
廣慧併購研究院院長俞鐵成透露,近期某地一家國資平台正在操作中的就有五家上市公司。
因對地方政府而言,併購一家上市公司,再透過上市公司整合上下游產業,比基金招商效率更高,且持有上市公司股權,流動性與安全性也大幅提升。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