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73字
瑞士信貸約173億美元(約新台幣5,300億元)額外一級資本債(AT1)變成壁紙,引發市場動盪,昨(20)日在財委會上引發立委關切。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強調,初步看來,國內多數銀行、保險業沒有投資到要被打銷的AT1債券,也就是「都沒踩到AT1的雷」,但實際狀況要各金融業自行調查。
為避免瑞士信貸倒閉造成金融風暴,瑞士央行協調瑞銀收購瑞士信貸、更加碼提供1,000億瑞郎的流動性支援,並直接命令減記瑞信發行的160億瑞郎,約近新台幣5,300億元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T1,變相幫瑞信增資。
據金管會初步掌握,銀行、保險業對瑞士信貸曝險約1,550億元左右,另外,銀行銷售給專業投資人有關瑞士信貸商品則約900億元,境內外投信基金約46.3億元。
黃天牧說,因瑞士信貸AT1被打銷,若金融業有投資這類債券,等於就沒有殘值了,「但多數金融業都回應說,都沒有投資AT1這類要被打銷的債券」,其他債券部分則不受影響;至於金融業1,550億元左右,僅是瑞信曝險數字。
立委曾銘宗說,百年歷史的瑞士信貸被收購,給台灣甚麼啟示?黃天牧說,反映金融業經營一定要誠信穩健,任何大的金融機構都必須做好風險管理。
立委賴士葆提問,瑞銀收購瑞信,是否危機過了?黃天牧說,國際主管機關展現對這家銀行產生問題的處理決心,是否危機過了要看市場回應,至少主管機關已經展現了決心。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