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中國大陸半導體大基金 啟動新投資

提要

開年大動作 要助華虹擴充12吋產能 攜手多方訂合營協議 總金額達2,037億元

華虹宏力、大基金二期及無錫市訂立合營協議,聯合投資2,037億元助力華虹半導體擴產。記者林宸誼/攝影
華虹宏力、大基金二期及無錫市訂立合營協議,聯合投資2,037億元助力華虹半導體擴產。記者林宸誼/攝影

本文共851字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

大陸晶圓代工華虹半導體在港交所公告,與華虹宏力、大基金二期及無錫市實體訂立合營協議,聯合投資67億美元(約新台幣2,037億元)助力華虹半導體擴充12吋產能。這是大基金二期2023年開年首個大動作投資。

根據合營協議,合營公司將從事積體電路及採用65及55nm至40nm製程的12英寸(300mm)晶圓的製造及銷售。另外,合營公司與業務總投資額為67億美元。其中,40.2億美元(約新台幣1,222億元)來自合營股東及股本出資,其餘26.8億美元以債務融資籌集。

科創板日報報導,合營公司中,華虹半導體將持有約51%權益,其中21.9%將由公司直接持有,29.1%將透過全資子公司華虹宏力間接持有。

同日,合營公司也與華虹無錫簽訂土地轉讓協議,合營公司收購總價達人民幣1.7億。該地將用於開發晶圓廠,以容納合資公司積體電路及12吋晶圓產線。

華虹半導體正在申請科創板上市,計畫募資人民幣180億元用於華虹無錫8吋廠優化升級、特色工藝技術創新研發。

大陸以國家隊(大基金)之力,傾力發展半導體產業,想要突破缺芯少屏的痛點,不過,砸大錢下,卻爆發大基金管理弊端,去年就有至少六位高層涉弊被查。今年開年大基金二期仍投下百億級投資,顯見大陸金援發展半導體的政策不變。

華虹半導體與中芯是大陸國產晶圓代工雙雄,市場關注,雖然消費電子疲軟,客戶砍單消息頻傳,國際半導體代巨頭也下調資本開支,但國產晶圓代工龍頭還是選擇持續擴張。

為何再度大手筆擴產?在公告中,華虹半導體表示,近年來半導體需求依舊強勁,儘管華虹無錫產能持續擴充,但依舊無法滿足市場增長,其晶圓廠產能利用率保持在一個「非常高的水準」。2023年,華虹半導體將繼續擴大產線產能。

除了華虹半導體之外,中芯國際也在逐步推進擴產,就在2022年12月29日,臨港12吋晶圓代工產線項目FAB9P1封頂,該廠月產能將達10萬片。

浙商證券指出,在Chiplet大潮下,部分先進工藝還可以用成熟工藝+先進封裝實現。

延伸閱讀》

2023年上海市重大工程清單公布 中芯國際、華為等在列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中德擴大雙向市場開放 第三次財經高層對話達25項共識
下一篇
i15過熱!蘋果:與晶片無關 業界:還台積電一個公道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