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35字
由於各大央行不斷強化解決通膨的決心,暗示壓制通膨的重要性優先於經濟成長,並採取前置式緊縮行動。金融時報(FT)針對美、英、歐元區利率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的分析顯示,市場對今年第4季全球央行的升息幅度預期,比之前急劇調高。
美國、英國、挪威、瑞典與瑞士等主要央行本周都將召開關鍵的決策會議。此前,美國的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升幅超出預估,而且美、歐兩地的央行決策官員都表示,如果不結構性地升息,將難以扭轉通膨升勢。
美國銀行(BofA)經濟學者哈里斯表示,「各大央行已體認到要將通膨壓回到目標何其困難,且正對市場傳達此一訊息」。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者詹迪指出,「各大央行將不惜以經濟衰退為代價,以確保通膨迅速回歸目標區。他們了解如果通膨更加根深柢固,終將造成更嚴重的衰退」。
截至上周五,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本周升息4碼的機率為25%,並預期今年底時聯邦資金利率將超過4%,比8月初時所預期的水準約高出1個百分點。
市場並預期,年底時歐洲央行(ECB)的存款利率將從目前的0.75%升到2%,比8月初的預期高出逾1個百分點。
ECB首席經濟學家蘭尼(鴿派)表示,他預料今年內與明年初期間將升息「好幾次」,可能會為了抑制需求,使經濟成長與就業流失,而帶來一些「痛苦」;這也反映出ECB擔憂通膨壓力正從能源與食品部門,擴散到其他產品與服務。
經濟學者也提高對英國央行的利率預期;至於本周究竟升息2碼或3碼,學者仍立場分歧;瑞士央行預料將升息3-4碼,結束歷時七年的負利率政策。
法國巴黎銀行首席歐洲經濟學者赫林渥斯表示,儘管經濟出現轉弱信號,但各國央行「正採取前置式的緊縮周期」。艾維克集團副董事長古哈指出,「決策官員們的說法,是在將原先預期明年的升息行動,提前到今年實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