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53字
外資瑞士信貸亞洲半導體證券研究和台灣證券研究主管艾藍迪(Randy Abrams)昨(6)日表示,未來全球晶圓廠將遍地開花,半導體產業「超級景氣循環」難再現,預期亞洲半導體廠營收從今年第2季底開始下滑,並可能持續未來二到三季,但溫和修正將帶來投資機會。
艾藍迪表示,半導體產業目前並未供過於求,無需太過擔心。但長線來看,由於美中科技戰升級,加上美國通過晶片法案,將使晶圓代工廠分散生產基地,造成供給增加,使未來半導體產業再難出現超級景氣循環。
艾藍迪指出,整體而言,由於總體經濟風險上升,消費者需求放緩,以及高庫存透過供應鏈對整體科技企業造成壓力,過去數個月瑞信對科技產業採取更加謹慎的態度。
不過,艾藍迪指出,投資者已經對適度的修正重新定價。因此,對於股票過度下跌/基本面過度修正,以及有能力取得市占率或提高獲利能力的優質企業,可以從中發掘投資機會。
艾藍迪表示,瑞信的基本情境假設是,亞洲半導體產業將迎來溫和修正,並不會出現類似於2001年至2002年或是2008年市場下殺的情況,而是會更接近目前股票定價所反映的預期。
艾藍迪認為,在亞洲半導體生態系統中,不同周期性領域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尤其記憶體領域的修正速度比其他領域更快。
由於客戶庫存升高,消費、個人電腦和主流智慧手機發展速度放緩,目前DRAM與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價格正在修正,預期修正將持續至2022年底。
在投資機會方面,艾藍迪表示,雖然瑞信對先進製程代工和資料中心相關的IC設計在庫存調整後的成長具有信心,但目前對以消費產品為主的公司,投資氛圍仍相當低迷,因此,當2023年上半年市場觸底時,部分價值和周期性的投資機會將浮現。
一年一度的ATC是亞洲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科技投資論壇之一,向來被視為下半年重要的投資風向球。今年除了大中華區廣大企業的參與之外,來自日本、南韓、印度、歐洲和美國的科技公司也共襄盛舉,共超過500家機構投資人和110多家科技公司參加。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