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台歐經貿對話 聚焦半導體

經濟部長王美花。本報系資料照
經濟部長王美花。本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782字

經濟日報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

經濟部長王美花與歐盟執委會貿易總署總署長魏恩德(Sabine Weyand)昨(2)日主持「台歐盟經貿對話會議」,討論包括半導體供應鏈韌性與合作、離岸風電產業關聯方案與動植物產品防疫檢疫(SPS)等議題。

有鑑於美國與歐盟、台灣均針對數位經濟、貿易便捷化、供應鏈韌性等非關稅貿易議題進行討論,台歐盟會中決定將指派小組,針對相關議題進一步討論合作。

推薦

過去台歐盟雙邊會議為次長/副總署長對話層級,台歐雙方為擴大合作層面,提升對話層級至部長/總署長級,為台歐盟關係的重大突破。

台灣1日剛與美國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美國與歐盟也有「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TTC),討論非關稅經貿議題。經濟部在會中舉例,台美間存在「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及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等框架,建議台歐盟可參考類似模式,先討論數位經濟、貿易便捷化、供應鏈韌性等議題;最終雙方同意指派小組進一步討論。

台歐盟半導體合作方面,經濟部官員表示,歐洲並無談到吸引特定廠商到歐設廠;談論最多的是疫情剛爆發時因歐洲車廠砍單衍生後續的車用晶片荒。雙方認為,造成晶片荒可以說是因半導體上下游所產生的資訊落差,雙方同意進一步分享半導體供應鏈資訊。

在半導體人才交流與人才培育方面,官員指出,歐洲當地無半導體產業基礎,卻擁有科技人才,因此台灣分享當初如何運用「工研院模式」扶植半導體產業。經濟部今年3月已派半導體專家團到立陶宛、斯洛伐克、捷克等三國實地查訪;是否還有下一波參訪,雙方未談到細節。

針對離岸風電,歐盟反映許多參與離岸風電潛力場址的歐洲風電開發商面臨國產化及邊境管制等開發瓶頸。經濟部回應,政府均積極協助解決,如當國內廠商產能不足可先用未來承諾替換,離岸風電船員及移工入境均有專案處理等。經濟部補充,王美花日前已與歐洲經貿辦事處新任處長高哲夫建立反映問題的溝通平台,有助排除障礙。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