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淨零路徑 2050綠電占七成

國發會昨公布台灣二○五○淨零排放路徑,二○三○年後太陽光電、離岸風電將「極大化」,再生能源供電占比是二○二五年目標的三倍以上,但對再生能源呈現飛躍式成長沒有具體答案。記者黃義書/攝影
國發會昨公布台灣二○五○淨零排放路徑,二○三○年後太陽光電、離岸風電將「極大化」,再生能源供電占比是二○二五年目標的三倍以上,但對再生能源呈現飛躍式成長沒有具體答案。記者黃義書/攝影

本文共998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翁至威/台北報導

國發會昨(30)日公布「2050淨零路徑規劃」,電力配比中的再生能源占比大幅提升至六到七成,並納入約一成的氫能電力、火力加上碳捕捉為20%至27%,以及1%的抽蓄水力,以達成整體電力供應的去碳化。(延伸閱讀:2050淨零碳排路徑出爐 有哪些重大影響一次看)

龔明鑫表示,為使2030年以前成熟技術布建最大化,並同步投入未來技術研發,目前規劃至2030年前投入預算近新台幣9,000億元,以再生能源及氫能、電網及儲能為重點工作,預算金額分別都超過2,000億元。

推薦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目標設定要一步一步來,今年底也會公布2030年的減碳目標。

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根據「2050年淨零排放規劃」,估計電力需求增幅將比2019年增加逾五成,這部份將以「去碳電力」達成,包括再生能源占比大幅提升到60%至70%,氫氣上看9%至12%。三年後不再設置新燃煤電廠。

至於2050年再生能源占比要達到60%至70%,再生能源主力的太陽光電在2025年裝置容量累計20GW的基礎上,2050年要達40GW至80GW;離岸風電2025年累計5.6GW,2050年達40GW至55GW,2050燃煤發電轉為備用機組。

不過,外界質疑,再生能源占比大幅提升到七成,但是其中沒有細部達標期程,且規劃時程在2030年以前進度緩慢,2050年如何快速達到零排放?

對此,龔明鑫表示,我國將優先布建成熟光電、風電,同時研發新技術如氫能混燒等,並與日本、澳洲展開國際合作,預期2040年商業化,並預計2030年以後會在新技術普遍運用後,使得再生能源發展達到比較顯著效果。

針對非電力(產業住商、運輸及非燃料燃燒)的去碳化,除加速電氣化進程外,亦將投入創新潔淨能源的開發,如氫能與生質能以取代化石燃料,並搭配碳捕存再利用技術;難以削減排放約22.5Mt(百萬公噸)則將積極規劃山林溼地保育,擴增自然碳匯,要以碳匯抵減,藉以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長期目標。

在運具電動化方面,淨零路徑也規畫2040年新售的汽機車要百分之百電動化,但龔明鑫表示,未來政府不會採取禁售或禁買燃油車的強制手段,而是透過補助等手段提高民眾買電動車的誘因,同時鼓勵車商加速技術開發。

國發會並提出包括:風電光電、氫能、前瞻能源、電力系統與儲能、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資源循環零廢棄、自然碳匯、淨零綠生活、綠色金融、公正轉型等12項關鍵戰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