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10字
經濟部昨(24)日發布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因出口暢旺、民間消費回升,去年全年批發、零售營業額雙創新高。惟餐飲獨憔悴,去年營業額7,280億元、減6.4%;然近期Omicron病毒嚴峻,業者停辦尾牙,恐會削減今年初餐飲業成長動能。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去年受到疫情衝擊,國內經濟呈內溫外熱局面,尤其去年5月至8月疫情維持三級警戒,對住宿餐飲等內需衝擊大,之後逐漸回溫;近期Omicron來勢洶洶,他認為,對內需衝擊已不會再像去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時那麼嚴重;只要疫情沒有持續擴散,整體來說,今年內需表現會比去年好。
針對國內這波疫情,黃偉傑認為,對批發和零售業影響小,甚至民眾會因為防疫而增加採買;但因尾牙停辦,宗教活動也暫停,對餐飲業影響較大,尤其是對外燴團膳承包業、婚宴會館影響最大。餐館業則好壞各半,疫情會使人們減少上館子,但餐廳也會推外食、外帶包、冷凍包等。
經濟部調查廠商對今年1月營運看法,按營業額計算動向指數顯示,批發業為46.2、零售業為55.2,餐飲業為56.4;因此預期,今年1月批發業仍會有近一成年增率,零售業年增率為3.5%,餐飲業亦約有一成年增率。經濟部表示,廠商回覆調查日期是1月18日,國內已出現Omicron疫情。
何以在疫情陰霾下,經濟部仍預期今年1月餐飲業營業額仍會相當正成長?黃偉傑表示,這是因為今年農曆春節連假長達九天,家家戶戶都會備年菜,而去年春節在2月,有低基期效應;至於尾牙取消,去年和今年都有,因此相互抵銷,因此餐飲業整體動向指數仍大於50。
外界預期這波疫情對餐飲業衝擊最快將反映在2月統計上。黃偉傑坦言,今年2月餐飲業營業動向較難預估,春節連假跨到2月,但採買都在1月進行,再加上去年2月基期偏高等因素,惟關鍵還是在疫情是否擴散,截至目前止,指揮中心並未禁止內用,疫情現僅局限在部分縣市,若疫情受到控制,民間春酒商機仍值得期待。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因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擴增,半導體及國際原物料價格續居高檔,以及民間消費力道回升,去年全年批發、零售業營業額,分別達12兆1,641億元、3兆9,855億元,雙雙創下歷年新高紀錄,年增率分別達15.8%及3.3%。
餐飲業方面,經濟部指出,去年12月餐飲業營業額770億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7.1%,為連續三個月正成長。但受到去年中疫情衝擊,去年全年營業額為7,280億元,年減6.4%,衰退幅度為歷年同期第二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