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29字
為拉抬三、四線城市的房市買氣,去年底至1月中旬,中國大陸已有安徽蕪湖、浙江武義、廣東肇慶、江蘇海安、福建晉江、湖南衡陽等近20個城市,推出鼓勵性購房政策,其中廣東珠海的住房補貼最高達人民幣600萬元(約新台幣2,600萬元),再次刷出新高。(延伸閱讀:陸嚴控房市 金九銀十退燒)
事實上,去年底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後,已相繼約十個城市,推出鼓勵性政策,例如廣西桂林按成交額1%發放消費券,補貼屋主購買家電及汽車等商品,貴州龍里、吉林通化鼓勵農民進城購房,河北保定增加公積金貸款額度,重慶璧山、河南開封等則透過契稅補貼等方式,鼓勵購屋。
隨著時序進入2022年,為進一步確保經濟穩定,累計有更多三、四線城市祭出鼓勵買房政策。《中國消費者報》報導,這近20個城市,措施主要有購房券、購房補貼、消費券補貼和購房契稅補貼,有些城市補貼政策目的不只是為了穩住房市,還包括吸引人才、刺激生第三胎。
廣東珠海日前就發布珠海高新區建設未來科技城人才引進政策為例,住房補貼額最高達人民幣600萬元,以及人民幣80萬元生活補貼、人民幣3.8萬元租房補貼等,還有六折租金入住人才安居住房,人才公寓申請入住「零等待」,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
此前,廣西南寧曾宣布對屬國家高等學校一級教授等重點人才,給予人民幣200萬元的購房補貼;1月12日,廣東肇慶也發布新政,對「首次在肇慶或重新返回肇慶就業勞動者」,購買自住房提供按不同學歷,人民幣1到2萬元的現金補貼。
易居研究院《中國百城住宅庫存報告》顯示,三、四線城市庫存已連37個月規模年增率正成長,為五年來新高。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研究副總監陳文靜說,這與其是否推出購房補貼有密切相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