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衝電動車 補齊電池拼圖
鴻海(2317)集團衝刺電動車,繼MIH平台、機構件、鋁合金沖壓技術等陸續到位後,攸關電動車儲能最關鍵的電池領域也正式啟動,由旗下負極材料廠榮炭領銜,並儲備發展當紅的固態電池技術,補足集團在電動車領域最關鍵的拼圖,未來承接蘋果等指標廠電動車訂單能量大增。(延伸閱讀:郭台銘:看好台灣發展電動車)
對於成為鴻海集團發展電動車電池要角,榮炭表示,不評論外界傳言。業界指出,鴻海集團過去雖無造車經驗,但旗下企業在電動車應用的線材、顯示器、鋁合金沖壓材料,及機構件等都已具備充足能量,且不乏打入特斯拉等指標電動車廠供應鏈,唯獨在電池領域缺乏具代表性的企業。
隨著榮炭動起來,為鴻海集團補足電動車關鍵的電池材料這塊拼圖,搭配集團內已出貨特斯拉機構件的乙盛-KY、負責電動車輕量化關鍵的鋁合金沖壓車殼廠鴻準,及連接線暨PCB廠廣宇也投入車用線束,鴻海集團在電動車市場已具備強而有力的武器。
榮炭主要產品為鋰電池負極材料,研發基地位於台灣,並在大陸廣東、江西設有生產據點,目前已透過日本大阪瓦斯化學(OGC),成為日產(Nissan)熱銷電動車款Leaf供應商,並取得大陸電動車電池大廠天豐電源訂單。
事實上,好的電池技術不僅牽動電動車續航力,更是左右成本的一大關鍵。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去年10月鴻海舉辦首屆科技日中便指出,電動車產業龍頭每次發表會上,一定會談到電池,因為動力電池成本占電動車整體成本比重約30%到35%。
劉揚偉認為,未來電動車「得三電系統得天下」,而電池就是三電系統之一,其他的兩項則為電機和電控系統,這是台灣難得機會,一定要掌握。
鴻海內部已明確定出發展電動車電池關鍵材料的計畫,預計2024年推出100%自主研發的商用固態電池,榮炭此時受命投入電池材料研發,補足鴻海集團在電動車最重要的一塊拼圖,隨著一系列電動車關鍵技術到位,鴻海集團更具承接蘋果等大廠電動車的能力。
同時,鴻海集團廣結盟,去年10月宣布成立的MIH電動車開放平台會員數,最近一個月倍增至超過400家,並規劃舉辦開發者大會,進一步擴大電動車開放平台生態系統,將會透過軟體定義、軟硬分離與開放生態這三大特色,來解決產業界想要發展電動車的瓶頸。
根據劉揚偉之前公布的電動車事業目標,2025到2027年將拿下全球電動車10%市占;其中,2025年電動車相關業績做到兆元規模。法人看好,在鴻海集團積極布局策略下,確實很有可能完成目標。
(記者謝艾莉、劉芳妙、蕭君暉、陳昱翔)
相關新聞
熱門文章
- 16檔「悍牛股」外資狂敲 扮台股萬七主引擎2021-02-20
- 搶賺股息 這七家配5元且殖利率逾5%2021-02-25
- 15檔三低強勢股 買盤火熱2021-02-21
- 股東有感!中鋼超額配發股利的三考量2021-02-26
- 買不起台積電?來搶旗下最強小金雞2021-02-27
- 新台幣匯率轉折點何時到?匯銀主管大預測2021-02-23
- 台積電是在跌什麼?績優生好還要更好的甜蜜負擔2021-02-24
- 14檔高殖利率 不怕亂流2021-02-27
- 股市新手進場 最愛買的股票大公開2021-02-23
- 咬住獵物、便不輕易鬆口…日月光股價發飆,張虔生如何讓外資紛紛按讚?2021-02-21
- 美國冰風暴席捲使銅鎳大漲 台股須關注什麼族群?2021-02-19
- 【Bloomberg】船運價飆高吃不消 業者乾脆自買貨櫃、租賃船隻2021-02-22
- 明明營收在低檔 為何大立光股價年後強彈?2021-02-22
- 【Reuters】美國公債殖利率攀升 對市場意味什麼?2021-02-23
- 興櫃好旺 擎力周漲94%2021-02-20
- 今日最夯股/外資狂回補 群創還有什麼利多?2021-02-25
- 今日最夯股/疫苗救了航空業 三大法人齊買長榮航2021-02-22
- 鋼鐵股超熱 三大鋼種走勢大解析2021-02-23
- 【Bloomberg】晶片荒?豐田就沒!早脫離了業界信奉的「即時生產」制2021-02-16
- 今日最夯股/DRAM股要出運了?外資喊買南亞科2021-02-19
- 八局下半的股市怎麼走?楊應超五大對策因應2021-02-26
- 台積電股價上沖下洗 43萬零股族要繼續存嗎?2021-02-22
- 今日最夯股/華航爆量拉長紅 為何多單急湧入?2021-02-25
- 樹不會無限長高?美股是否泡沫化 用七個指標研判2021-02-23
- 殖利率連三年逾5% 18檔高股利優質股出列2021-02-14
- 鴻海布局電動車 楊應超、郭明錤怎麼看2021-02-14
- 【Reuters】泡沫泡沫不是不爆 只是時候未到2021-02-24
- 美高球頭產業報復性復甦 台代工廠四雄爆單2021-02-25
- 退休月領近5萬元 勞保年金王三招把錢變大 2021-02-19
- 冰風暴引爆原物料爭奪戰!石化三大產品為何年後狂漲2021-02-24
- 【外媒綜合】下一代iPhone有什麼新功能?看三星Galaxy S21就知道2021-02-23
- 政院拍板太空發展法草案 六台廠供應鏈可望受惠2021-02-19
- 【Bloomberg】美國推在地生產晶片救不了汽車業 除國安外找不到一絲誘因2021-02-22
- 今日最夯股/陽明跳空上漲 航運股要飆了嗎?2021-02-18
- 【名家觀點】打造台灣生技業台積電2021-02-22
- 新台幣盤中創23年半新高 解讀央行沒說的祕密2021-02-24
- 【Bloomberg】OPEC+閒置產能 油價潛在殺手2021-02-22
- 12檔強勢股 外資押寶2021-02-18
- 七年前的關鍵決策 富邦媒成為千億百貨股王2021-02-24
- 【Barron's】Apple Car上市首年估賣十萬輛 科技業分析師是否過度興奮?2021-02-2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