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賭局…逼Tesla降價搶市
大陸製造的特斯拉新款車型Model Y今年元旦正式上市就大降人民幣16萬元,特斯拉為什麼這麼拚?陸媒透露,因為特斯拉跟上海市政府簽下人民幣上百億元對賭協議,特斯拉不惜以價換量,瘋狂降價來搶占市場。(延伸閱讀:特斯拉供應鏈 大陸在地化有成)
中青網報導,來上海建工廠之前,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與上海市政府簽了對賭協議。上海給特斯拉的貸款年利率3.9%,總數超過建廠的費用,利息遠低於其他企業;上海自貿區將臨港土地以十分之一的價格賣給特斯拉,換句話說,馬斯克蓋廠幾乎不用從荷包掏錢,大陸雙手奉上土地和資金。
但約定從2023年開始,特斯拉要向上海每年納稅人民幣22.3億元(約新台幣98億元),另外,特斯拉未來五年還要在上海工廠投資人民幣140.8億元(約新台幣620億元)。 如果無法達成,特斯拉則面臨歸還上海工廠所占土地的風險。
大陸願意幫助特斯拉,當然是有原因。因為官方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扶植不遺餘力,從2009年到2019年這十年,補貼金額超人民幣千億元,但在高額補貼下,大陸電動汽車始終難以形成和外資抗衡的競爭力。
引進特斯拉,就立即拉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在大陸「國產化」堅持下,特斯拉的動力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車身、中控、內飾、外飾等,有130多個供應商替特斯拉供貨,而大陸企業占據一半。
大量陸企供應商中,不乏切入產業鏈核心,包括鋰電池有寧德時代、恩捷股份、科達利、璞泰來;車載通訊有中科創達,中控系統有均勝電子、長信科技;整車裝配則有拓普集團、華域汽車等。
特斯拉從2018年中宣布進軍大陸市場,2020年底特斯拉副總裁陶琳證實,特斯拉在大陸「國產化」已經基本實現。
除了拉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考量,大陸協助特斯拉背後還透露,中國急欲結構轉型,從燃油車汽車市場盡快過渡到新能+源汽車市場。
特斯拉在大陸市場不僅能逼迫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升級轉型,還能擺脫中國進口石油,在石油背後美元金融的控制,「擺脫對燃油進口的依賴」才是大陸開放市場的終極目的。
相關新聞
熱門文章
- 買不起台積電?來搶旗下最強小金雞2021-02-27
- 股東有感!中鋼超額配發股利的三考量2021-02-26
- 搶賺股息 這七家配5元且殖利率逾5%2021-02-25
- 16檔財報悍將 大戶搶買2021-02-28
- 14檔高殖利率 不怕亂流2021-02-27
- 台積電是在跌什麼?績優生好還要更好的甜蜜負擔2021-02-24
- Mini LED火 友達、群創出貨旺2021-03-01
- 今日最夯股/外資狂回補 群創還有什麼利多?2021-02-25
- 水情告急 水資源概念股乘勢躍起2021-03-01
- 年領5%高配息 小資族必學ETF投資術2021-03-02
- 八局下半的股市怎麼走?楊應超五大對策因應2021-02-26
- 今日最夯股/華航爆量拉長紅 為何多單急湧入?2021-02-25
- 新台幣匯率轉折點何時到?匯銀主管大預測2021-02-23
- 九檔法說報喜股出列 聚焦四大產業2021-03-02
- 沒被大巨蛋案擊垮 趙文嘉接手遠雄七年繳出什麼樣的成績單?2021-02-28
- 股市新手進場 最愛買的股票大公開2021-02-23
- PCB鏈三強 外資力挺2021-02-27
- 美高球頭產業報復性復甦 台代工廠四雄爆單2021-02-25
- 【Barron's】比特幣泡沫一爆 將炸跌一堆飆股2021-02-26
- 通膨疑雲 Fed官員說安啦2021-02-27
- 新聞解析/股市反攻擺脫殖利率陰影了嗎?還是要小心泡沫化2021-03-02
- 外資賣超近千億 台股多頭要翻轉嗎?2021-02-26
- 【Reuters】美國公債殖利率攀升 對市場意味什麼?2021-02-23
- 記憶體、IC封測族群法人力挺 股價強強滾2021-02-26
- 15檔三低強勢股 買盤火熱2021-02-21
- 【Barron's】Apple Car上市首年估賣十萬輛 科技業分析師是否過度興奮?2021-02-25
- 七年前的關鍵決策 富邦媒成為千億百貨股王2021-02-24
- 【Reuters】晶片荒 台積電擴產也幫不了這些公司2021-03-03
- 簡立峰一句話 讓游直翰孵出台灣第一隻獨角獸Appier2021-03-01
- 【Bloomberg】最安全的美國公債市場上周閃崩 原來真有流動性之謎2021-03-03
- 【Bloomberg】美債殖利率飆升之後 投資人關心什麼?2021-02-26
- 【外媒綜合】一文看懂上周公債市場震撼的來龍去脈2021-02-28
- 新台幣盤中創23年半新高 解讀央行沒說的祕密2021-02-24
- 16檔「悍牛股」外資狂敲 扮台股萬七主引擎2021-02-20
- 【Bloomberg】高燦鳴:這檔股票泡沫比特斯拉更大2021-03-03
- 【外媒綜合】Fed應放任長期利率上升 別管退場風暴2021-03-03
- 友訊品牌改造 拚重返榮耀2021-03-02
- 記者訪查三大慘業》當疫情回穩、國境解封,台灣觀光業商機能回來多少?2021-03-01
- 【Bloomberg】習近平要發動一場「科技大革命」2021-03-02
- 【Reuters】泡沫泡沫不是不爆 只是時候未到2021-02-2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