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大戲 張忠謀曹興誠今同台
新竹科學園區今年成立40滿周年,重頭戲是今(15)日的頒獎典禮。竹科管理局將頒發傑出成就貢獻獎給給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聯電集團創辦人曹興誠,以及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張忠謀與曹興誠相隔多年再度同台,如何互動成為近期業界熱烈話題。
據了解,張忠謀直到頒獎前幾天才答應出席。他與曹興誠20多年來在台灣半導體圈,兩人始終「王不見王」,在典禮上怎樣化解多年的糾葛情結,或是各自迴避,都是焦點。
兩人在「晶圓代工」產業上競爭,到底誰提出這項模式,正是心結所在。
1981年,時任工研院電子所副所長的曹興誠轉入衍生公司聯電擔任總經理。他當時意識到聯電有必要轉型,1984年特地到美國,向當時擔任台灣科技顧問的張忠謀請教,提出轉型晶圓代工的策略,但張忠謀未表贊同。
但張忠謀1985年受邀回台擔任工研院院長、兼任聯電董事長,三年後創立台積電,不但專攻晶圓代工,張還被業界尊稱為「晶圓代工之父」,曹興誠為此非常不滿,認為自己的提案被張拿走執行。1991年曹興誠結合其他董事,以競業迴避為由,要求張忠謀辭去聯電董座職務,開啟晶圓雙雄爭霸的歷史。
雙方激烈競爭,也不斷收購壯大。聯電先推動集團五合一,張忠謀則先後併購由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當時創立的德碁及世大。
施振榮日前談到出售德碁,他說:「當年人家在網路罵我是豬,我就自我安慰,豬很聰明。」「我就是因為當時賣德碁,換到台積電股票,現在持續享受台積電股價上漲,帶來可觀的利益。」
前台積電財務長張孝威是收購德碁的主要操盤手,他在「縱有風雨更有情」的著作中,即直接言明收購世大是張忠謀親下的決定,且快如閃電,但張忠謀在慶功宴上把二場收購案的功勞全歸給張孝威。
張孝威透露,張忠謀當時告訴他之所這麼做,是因「與聯電競爭激烈,台積電必須要在這個關鍵時點,取得更高端晶片產能,才能拉開與聯電的差距,世大正是我們需要的,因此雖然對方開價偏高,我們基於競爭的考量,不得不吞下。」
雙方真正拉開差距的轉捩點,是在2000年時採用0.13微米技術的轉向。聯電決定在此製程與IBM合作,張忠謀決定重金自主研發,擺脫國外技術的控制,這個轉念讓台積電後來在技術發展上一路向前,擺脫了聯電的競爭。
在大陸半導體業興起時,曹興誠透過以友好企業轉投資方式,成立蘇州和艦先在當地卡位。但引發他與政府的法律戰,雖然最後高檢署不上訴,但曹興誠對台灣司法失望,後來在2011年入籍新加坡,淡出台灣半導體界。
張忠謀一度交棒蔡力行,但2009年金融風暴,又回鍋重掌台積電,擔任總執行長。這次他大幅提高研發支出 ,讓28奈米獨霸全球,在10奈米狠K雄心壯志搶台積電生意的三星,獨拿蘋果iPhone手機處理器大單;在7奈米比下昔日對手格芯,現在超車全球半導體霸主英特爾,坐穩全球晶圓代工霸主之位。
張忠謀締造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的成就,眾所皆知,台積電更被稱為「護國神山」。
曹興誠退休後則熱中於收藏骨董,他曾在受訪時強調,他的夢想不是超越台積電。他更認為自己除了聯電外,還做了很多事,例如友達光電有一半他是創辦的,欣興電子也出自於他創辦,聯發科、聯詠也是從聯電分出去的,他打出的一片天,自有歷史定位。
相關新聞
熱門文章
- 16檔「春燕概念股」訂單報喜 旺到下半年 2021-03-07
- 稅稅唸學堂/老爸匯300多萬給在美國讀醫學院的兒子 一毛錢的贈與稅也不用繳2021-03-04
- 新聞解析/美公債殖利率上揚 為何會波及台積電?2021-03-05
- 台積電600大關的操作術 法人獻計兩條路2021-03-04
- 有沒有自提差很大 勞退新制60萬人分紅5萬元 2021-03-05
- 誠品吳旻潔接班1,300天獨家告白:為了要不要收誠品行旅,我哭了一整天2021-03-04
- 16檔抗通膨悍將股 躍盤面人氣焦點2021-03-06
- 年領5%高配息 小資族必學ETF投資術2021-03-02
- 新北富人買房熱區洗牌 三區崛起、永和落到第八2021-03-04
- 14檔高殖利率 不怕亂流2021-02-27
- Mini LED火 友達、群創出貨旺2021-03-01
- 股息連三增族群吸睛 可望吸引避險買盤2021-03-05
- 九檔法說報喜股出列 聚焦四大產業2021-03-02
- 股東有感!中鋼超額配發股利的三考量2021-02-26
- 吳旻潔專訪/誠品展店大小並行 要開百家社區店2021-03-08
- 有蔣爸就有機台?中芯如何突破美方封鎖,買到ASML光刻機?2021-03-04
- 買不起台積電?來搶旗下最強小金雞2021-02-27
- 【Bloomberg】大陸展現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旺盛企圖心2021-03-04
- 16檔財報悍將 大戶搶買2021-02-28
- 大陸限購澳洲原料政策 釀出散裝船漲價風暴2021-03-04
- 【Bloomberg】兩事搞大晶片荒!小心最後晶片過剩2021-03-04
- 【Bloomberg】趨勢大轉變!通膨時代已悄悄來臨2021-03-06
- 水情告急 水資源概念股乘勢躍起2021-03-01
- 中芯延長ASML採購合約 背後兩個重要意涵2021-03-05
- 【羅比尼專欄】新冠泡沫愈吹愈大2021-03-05
- 新聞解析/股市反攻擺脫殖利率陰影了嗎?還是要小心泡沫化2021-03-02
- 瑞昱、日月光 外資按讚2021-03-06
- 新台幣爆量連三貶 但轉折點還早的很?2021-03-08
- 【Bloomberg】最安全的美國公債市場上周閃崩 原來真有流動性之謎2021-03-03
- 台新金併保德信,卻不願放手彰銀,最可能的結果是?2021-03-08
- 【Reuters】晶片荒 台積電擴產也幫不了這些公司2021-03-03
- 搶賺股息 這七家配5元且殖利率逾5%2021-02-25
- 今日最夯股/群聯逆勢走高 記憶體還會漲多久?2021-03-04
- 一張團拜照片揭密裕隆嚴陳莉蓮的新經營班底2021-03-04
- 沒被大巨蛋案擊垮 趙文嘉接手遠雄七年繳出什麼樣的成績單?2021-02-28
- 台積電是在跌什麼?績優生好還要更好的甜蜜負擔2021-02-24
- 第三代半導體概念股 躍市場焦點2021-03-08
- 【Bloomberg】高燦鳴:這檔股票泡沫比特斯拉更大2021-03-03
- 【外媒綜合】Fed應放任長期利率上升 別管退場風暴2021-03-03
- 【Bloomberg】習近平要發動一場「科技大革命」2021-03-0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