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股領軍 台股漲百點
台股類股輪動,昨(26)日由電子接棒演出,在晶圓雙雄撐盤下,終場上漲106點收13,845點,收復13,800關卡與5日線,化解K線連三黑壓力。法人表示,逢感恩節外資放假與美股休市,預計今(27)日買盤力道縮小,但多方格局不變,將挑戰站回13,900點關卡。
隨美股那斯達克指數在感恩節前夕創新高,台股的科技股也跟著拿回主權,晶圓雙雄台積電(2330)、聯電再度擔綱撐盤要角,面板族群的友達、群創也放量走強,ABF載板近日走勢再起,指標股欣興吸引外資大買超逾3萬張,以89.6元創收盤新高,終場指數上漲106點收13,845點,成交量縮減近四日最低2,214億元。
籌碼方面,外資昨日終止連二賣轉為買超32億元,主要力道放在ABF、面板、聯電等中低價股,並以連五買的欣興為最大買超股3.1萬張,但台指期轉減碼3,950口至近二月最低的14,996口,顯示外資操作偏中性;投信連六賣、昨賣超8億元,值得留意的是投信買超股轉為電子、傳產各半,以買超前十名來看,電子有友達、欣興等,傳產有華航、大成鋼等;八大公股行庫則轉為賣超11億元,但買超金額以台積電5.6億元最多,對照外資連三賣、昨日賣超6,887張,顯示政府相關資金以台積電化解大盤5日線13,797點壓力,台積電昨日上漲2元收489元。
此外,融資券連二日同增:融資增加19億元至1,631億元、融券增2萬張至104.5萬張,均為近期最高。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等均認為,目前台股多頭格局不變,惟高檔KD鈍化,短線止技術指標過熱,但逢拉回就是買點,原因在於經濟步入復甦軌道、進入年底的產業與法人作帳旺季,搭配全球資金寬鬆,建議持續多方操作。陳奕光樂觀看待台股指數11月底仍有上攻機會,12月將進入高檔震盪,1月將再發動攻勢。
黎方國看好的族群,包括半導體、5G概念、蘋概股、汽車及電動車、航空、基建等財報利多、低基期及第4季展望佳的業績題材股。陳奕光也看好5G、電動車、遊戲機、數位貨幣等電子股,傳產看多航空等經濟復甦概念股,以及塑化、鋼鐵等漲價概念股。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文章
- 3萬元投資台積電 小資族必學2021-01-17
- 台積電衝破600元還能不能買?三個數據告訴你2021-01-15
- 外資連賣 台積電的神祕買盤來自何方?2021-01-13
- 存股就挑高獲利股!外資看好這幾檔千金股2021-01-16
- 新聞解析/從關鍵數字看台積電能不能漲到800元2021-01-12
- 14檔獲利爆發 資金捧2021-01-17
- 電動車概念股 外資挺2021-01-16
- 【Bloomberg】中國打贏了對川普的貿易戰2021-01-13
- 【WSJ】台積電股價太高了?不,其實合理2021-01-18
- 【Bloomberg】官司纏身 無礙孟晚舟在溫哥華的奢華生活2021-01-13
- 曾被拔位又重新站起 半導體老將林孝平的傳奇一生2021-01-10
- 打進特斯拉供應鏈 旭宏要當「粉末冶金的台積電」2021-01-09
- 【Bloomberg】製造輸台積電、設計也沒贏 英特爾新執行長怎麼辧?2021-01-14
- 逼宮台股股王 矽力KY是什麼來頭?2021-01-13
- 台股驚驚漲 但哪些族群卻讓人「賠價差」?2021-01-13
- 【Bloomberg】企業躲到了越南 卻躲不了關稅2021-01-17
- 14檔獲利上修 法人搶買2021-01-10
- 【WSJ】英特爾CEO要從財務魂換成技術魂 眼前仍荊棘重重2021-01-14
- 【WSJ】這八大科技 將改變你的2021年生活2021-01-16
- 台股15檔大戶主力搶 躍居穩盤要角2021-01-16
- 鴻海進軍電動車 零組件大老:得跨過這些挑戰2021-01-13
- 新聞解析/Apple Car會跟iPhone一樣 我設計你代工?2021-01-12
- 阿里騰訊百度逃過一劫 華府為何先放過三家陸企?2021-01-14
- 【外媒綜合】匯市專家們對於美元看貶的信念正在動搖2021-01-14
- 「院內」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台灣何時可以開始打疫苗?2021-01-14
- 【Bloomberg】大陸央行踩油門 新興市場多頭行情飆2021-01-15
- 稅稅唸學堂/賣預售屋賺450萬未申報 被檢舉漏報補稅罰款270萬2021-01-13
- 面板、砷化鎵族群短多點火 扮盤面指標2021-01-14
- 長江存儲拚超車三星 中國半導體業大躍進?2021-01-12
- 【台股擂台】周冠軍「多空狙擊手」莊佳螢 看好長聖、世芯2021-01-17
- 【Bloomberg】不動關稅!拜登將先尋求中國落實首階段貿協承諾2021-01-18
- 【台股擂台】衛冕者「股市豐神榜」許豐祿 相中群創、貿聯2021-01-17
- 【Bloomberg】蘋果的電動車道 將行經中國大陸2021-01-18
- 稅稅唸學堂/房屋財交所得也實價課稅 申報24萬被調為114萬2021-01-11
- 【Barron's】總經因素對美股影響力減弱 後市靠盈餘撐盤2021-01-15
- 國巨目標價 外資喊7252021-01-09
- 【WSJ】失去川普的推特何去何從?2021-01-11
- 台股盤面焦點 「兩戲碼、一變數」2021-01-15
- 100元的鴻海還能追嗎?楊應超:股價繼續上漲的關鍵是這件事2021-01-04
- 新聞解析/大立光跌破3,000元 當了九年的股王要退位了嗎?2021-01-1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