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小編化身教授 傳授經濟學「不可能的三位一體」
臉書小編很萬能,除了政令宣導、提升企業形象外,還能讓粉絲「長知識」、理解經濟學原理呢!央行粉絲團小編今(3)日po出最新文章,主題為【傑出的女性經濟學家挑戰國際金融傳統思維】,內文指出,美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CEPR)副主席Hélène Rey於今年4月10日表示,CEPR將與會員組織合作,提升女性在經濟學領域的地位;其中一個計畫是與瑞銀(UBS)共同架設「經濟學中的女性」網站,表彰傑出的女性經濟學家之貢獻。
這位傑出的女性經濟學家任教於倫敦商學院,研究領域包含國際貿易、金融不平衡(financial imbalance)、金融危機,以及國際貨幣制度。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2015年6月在《金融與發展》(Finance & Development)期刊專文介紹,稱Rey為經濟學界的密探(agent provocateur)。
IMF指出,Rey屢屢挑戰國際金融體系及美元角色等經濟議題的普遍認知,在學界頗具聲譽;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不可能的三位一體」(impossible trinity)或謂「政策的三難困境」(policy trilemma),已因全球金融循環(global financial cycle)變成「兩難困境」(dilemma),此論述獲得國際間高度重視。
什麼是「不可能的三位一體」?這是指央行僅能在資本自由移動、釘住的匯率制度、貨幣政策自主性(autonomy)等三者中擇二,不可能全面兼顧,央行前總裁彭淮南、現任總裁楊金龍都曾在央行報告裡談到這個理論。
簡言之,在資本自由移動下,若採浮動匯率,貨幣政策才有自主性;但浮動匯率下的貨幣自主性,是以匯率的波動起伏為代價,所以,央行若想同時穩定匯率與利率,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讓外匯市場自由運作,阻絕外匯入侵,因為匯率、利率與資本自由移動,三者間不可能同時兼顧,又稱「不可能三角」。
央行過去曾舉出具體案例,大陸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為實現資本自由移動與貨幣政策獨立性,勢必得放棄匯率,讓人民幣匯率自由波動,不可能又要資本自由移動,又要匯率固定。
但Rey認為,開放資本自由移動、且允許匯率自由浮動的國家,不必然就能享有全然貨幣政策自主性—大國貨幣政策的影響力,會透過跨境資本移動外溢至其他國家,造成全球金融循環;然而,全球金融循環與各國特有的總體經濟情勢並不一致,各國貨幣、信用情勢受全球金融循環嚴重影響,會使一國經濟脫離基本面,以致貨幣政策自主性難以達成。
換言之,當資本自由移動時,自由浮動的匯率並無法將一國自全球金融循環隔離,無論一國採何種匯率制度,全球金融循環都限制該國的貨幣政策自主性,「不可能的三位一體」因而轉變成「兩難困境」:一國須在維持開放跨境資本自由移動,或掌握對境內金融情勢的控制,兩者間擇一。
事實上,另一位傑出的女性經濟學家、IMF新任首席經濟學家Gita Gopinath,亦曾質疑自由浮動匯率制度的效益被誇大了。
面對「兩難困境」,Rey建議,若一國想要保有貨幣政策自主性,就須對資本帳加以管理,抑制過度的槓桿與信用成長,包括採針對性資本管制、逆循環總體審慎措施、限制金融機構槓桿操作等。
此時央行話鋒一轉,強調將持續關注國際資本移動的可能衝擊,向來主張應採資本移動管理工具及總體審慎措施,以減緩全球金融循環及先進經濟體貨幣政策外溢效應的不利影響。
此外,鑑於匯率的過度波動不利於經濟與金融穩定,所以央行採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以保有較大的政策彈性及貨幣政策自主性。
相關新聞
- 台股「萬二」有譜 15檔高勝率股扮先鋒2019-12-13
- 亞系外資點名首選台積電 今日收339元再刷新天價2019-12-13
- 股匯雙揚 台股兵臨12,000點2019-12-13
- 20年前瑞聯停飛復飛又倒閉 遠航會不會如出一轍?2019-12-13
- 大立光旺到明年 價奔半年來新高2019-12-13
- 三分鐘掌握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最新進展和市場看法2019-12-13
- 2020年趨勢產業投資論壇 看好這些族群2019-12-13
- 研調:明年DDI供貨吃緊2019-12-13
- 危老都更熱整合大不易 北市公寓連5月下跌2019-12-13
- 保守黨大勝!英相強生這場選舉豪賭是怎麼贏的?2019-12-13
- 轉單效應持續發酵 中小企業添17億元升級擴產2019-12-13
- Costco上海店超火熱 損益平衡仍需數年2019-12-13
- 鴻海今年第二度處分阿里巴巴持股 處分利益達40億元2019-12-13
- 大陸明年經濟 強化六穩2019-12-13
- 2020投資建言 小摩:買進股票 做空黃金2019-12-13
- 那斯達克IPO金額將超越紐交所2019-12-13
- 聯準會貨幣政策不變 暗示明年利率不動2019-12-13
- 拉加德暗示 ECB短期不降息2019-12-13
- 川普推文再放話 美中「非常接近」達協議2019-12-13
- 渣打:明年台灣經濟兩亮點2019-12-13
- 尹崇堯掌南山案 沒過關2019-12-13
- 燦坤震撼!董座、財務長閃辭2019-12-13
- 日月光集團137億 發動跨國併購2019-12-13
- 股價創高族 多頭先鋒2019-12-13
- 彭博:台積電大方給股利 完勝三星2019-12-13
- 明泰48億 要買仲琦60%股權2019-12-13
- 遠航爆財務危機 今起停飛2019-12-12
- 國籍航空又折翼 航界人士分析五原因2019-12-12
- 金管會推普惠金融 要訂KPI2019-12-1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