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54字
高雄旗山、美濃的「客家區」,茂林、桃源、那瑪夏「原鄉區」,以及左營、楠梓地區,過去被視為藍營票倉,然而在民進黨高雄執政20年下,版塊已經鬆動。以原鄉區為例,本次選舉柯志恩仍略勝一籌,拿下約六成得票率,與過去選舉相較,衰退兩成,陳其邁則拿下三到四成得票率。原鄉區雖仍是藍營最後一塊領土,但陳其邁上任後積極經營、有求必應,比起過往原鄉三區一到兩成得票率,雖未達成綠營打成50比50的設定目標,但已有明顯撼動藍版塊之勢。
「民進黨在高雄執政20年,再藍的鐵票也會鬆動」,文藻外語大學傳播藝術系助理教授林裕展表示,客家票多支持藍營,在全國皆然,但近年來高雄客家票已轉為五五波,甚至綠還稍多一點,陳其邁陣營的黃金周末,晚會就鎖定大旗美地區,成立後援會,這顯示民進黨早就看到了客家、原民族群的需求。客家、原民這兩大區需要資源挹注,綠營長期執政,只要一聲令下,資源就能到位,被照顧了20年,再鐵的票也要鬆動;柯志恩不是執政者,只能口頭承諾,可以說藍營在客家和原民票上,幾乎撈不到好處。
林裕展分析,2018年市長選舉韓流席捲高雄,左楠地區韓國瑜拿下51%票數,陳其邁拿29%,是藍綠票數懸殊較大的行政區,但到了2020年總統大選,蔡英文在左楠得票數過半,甚至還在楠梓區拿到六成的票,短短兩年就已翻轉。對藍營來說,高雄本就是艱困選區,客家、原民票和左楠等鐵票區都鬆動了,照此走向看,柯志恩應該會大敗,不過從這次選舉結果,輸的幅度卻沒想像中大;換句話說,這算是一個好的開端,國民黨在高雄輸少就是贏,選民還是願意支持好的國民黨人選。
林裕展說,從選舉實務面,只要國民黨能說服人民,執政後會有不同願景,可以解決低薪、年輕人北漂等民進黨長年解決不了的問題,讓人民有感,以客家、原民等族群跟國民黨的深厚連結,「票終究會歸隊,因為血統就這樣」,但重要是要讓人民感動,民進黨有執政優勢和中央支持,容易爭取到建設,這是很現實面的問題,國民黨若能要把心放在高雄,願意留人在高雄繼續經營,跟在地議員保持互動,把原本票倉找回來,未來會不會翻轉,很難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