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904字
2022九合一選舉進入最後白熱化階段,六都市長爭霸各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此役結果不但可能重改藍綠政治版圖,也將視為2024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本報特製作專題,介紹六都市長候選人的重要財經政策。
台積電到高雄設廠 陳其邁連任之路有望?
高雄市長陳其邁尋求連任,目前的高人氣主要來自拚經濟的成果,尤其成功讓台積電到高雄設廠更是大大加分,他提出「產業轉型」、「增加就業」與「重大交通建設」等經濟政見,為連任之路加分。
陳其邁認為,高雄是以工業起家的海洋城市,製造業比重占全國約12.4%。過去隨著高雄港開港與重工業的崛起,高雄成為國內石化、金屬等產業重要聚落,支撐台灣經濟,更擔負台灣重工業發展,因此他特別要力促產業轉型升級,打造高雄成為宜居智慧城市。
「產業轉型、增加就業機會」方面,招商成績達5,187億元,積極開闢產業用地,包含和發、仁武、含路科、橋科、5G AIoT 創新園區,吸引國際領導企業等進駐,例如台積電、鴻海、等,類型廣泛多元。
為強化、維持台灣半導體優勢,市府結合高雄既有材料與石化產業聚落優勢,以原中油高雄煉油廠報編為楠梓產業園區,做為半導體材料研發核心及科技新聚落樞紐,往北與南科、路科及橋科結合為新興半導體製造聚落,往南接大社、仁武、大寮、林園、小港(大林蒲)半導體材料、石化聚落,引進指標大廠,建立「南部半導體S廊帶」。
陳其邁相信,屆時從IC設計所需EDA軟體工具產業,到上游的 IC 設計、IC 製造,再到下游的封測,以及5G、AIoT、電動車等系統應用,搭配半導體材料、設備,形成最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
重大交通建設部分,高市建設輕軌大獲好評,對此中鋼董事長翁朝棟就相當有感的說,高雄輕軌爆紅,沿途景緻美不勝收,優良的都會建設,終究「美麗會留下來」。
翁朝棟指出,企業經營要有長遠目光,不能短視近利。以剛完工的高雄輕軌為例,民眾、網紅反應如置身歐洲街頭,「沒想到高雄也可以這麼美」。但回想起興建之初被罵慘了,批評者說得一文不值,如今美麗呈現時,終於換來肯定的讚美。
翁朝棟對輕軌的評論,代表不少高雄人的心聲,重大交通建設也成為陳其邁拚連任的利器。
柯志恩:翻轉高雄 從翻轉低薪開始
高雄市長選舉,國民黨候選人柯志恩挑戰連任的民進黨現任市長陳其邁,她點出高雄市在六都競爭力的窘境,提出「經濟新動能」、「高價值農業」與「翻轉低薪」等政見,期待獲得選民支持。
柯志恩認為,高雄市擁有天然良港與國際機場,更有雄厚的製造業基礎,競爭力應居六都前列。然而,高雄市2020年全年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額為1,402億元,在六都中排名第四;2014年至2020年投資成長率為14.3%,在六都中僅領先台北市,排名第五;2014年至2021年的公司家數成長率,更是僅有4.1%,在六都中敬陪末座。
因為投資環境不佳、民間投資低落,新創動力不足,致使高雄市民普遍低薪,人才大量出走。未來,如何打造更好的投資環境,加強招商引資,將是帶動高雄產業轉型,提高薪資與留住人才的重要關鍵。
此外,高雄市許多農漁產品如如蜜棗、芭樂、玉荷包、鳳梨與石斑魚等,品質為全台灣之冠,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很多「高雄首選」的農漁品牌,多數國人並不認識,更遑論其他國家的消費者。
柯志恩提出的政見指出,近年來大陸市場受挫,讓高雄的鳳梨、石斑魚等產品出口大受影響,政府都無力解決,雖然有試圖開發其他國家市場,但是出口量仍相當有限,還出現病蟲害、品質不佳等問題,實在可惜。
為了讓高雄農產品走出世界,她主張應大力啟動農產品外銷大擴增計畫,全力行銷「高雄首選」的品牌,讓全世界都能認識高雄優質農產品,同時搭配全力完善出口檢疫細節,增設現代化設備,並協助農漁民解決出口障礙,輔導農漁民將農漁產品進行深加工,研發高價值產品。
此外,高雄作為台灣的心臟,過去是工業發展的領頭羊,也長期是台灣第二大城,不料近年經濟成長停滯,人口數甚至在2017年8月就被台中市超前,淪為台灣第三大城,而且差距持續擴大,從一開始只比台中市少309人,迄2022年5月兩地相差已達7.5萬人。
高雄要翻轉,就應該從翻轉低薪開始,創造出「好就業、好成家、好薪情」的更美好高雄。
六都重點選將/高雄》
六都市長爭霸》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